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 ⑦ | 毕华林:把毕生献给我国港口机械事业

发布:2023-06-28 08:34 来源:档案馆

大字号

【编者按】百年理工,源远流长。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代代人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永远怀念为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呕心沥血,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理工人,他们的背影虽已远去,他们的功绩却彪炳理工史册。继推出《百年理工 红色传承》栏目之后,我们再次推出《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栏目。理工的天空,名师荟萃,群英咸集;述事记言,永彰其功。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毛泽东主席对中国留苏学生的这段著名讲话,曾激励一代代年轻人走出国门,学成回国后报效祖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制定科学教育发展规划,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亟需的人才。1951年8月19日,新中国首批375名派往苏联的留学生启程。呼啸的列车,穿过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满载着充满求知渴望与奋斗激情的热血青年,从北京驶向莫斯科。我国港口机械学科主要创始人,著名机械工程专家,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院长毕华林教授,就是新中国第一批赴苏留学的375名学生中的一员。

毕华林教授

毕华林,192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33年至1942年,先后在烟台信义小学和崇正中学学习,1942年至1945年先后在北京辅仁大学附中和烟台第二中学完成高中学业。好学上进一直伴随着他的青少年时代。1945年9月他考入北京大学,大学二年级时他从建筑系转入机械工程系,从此与机械工程结缘终身。

北大学习期间,正是北京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他说,在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中,我凭着青年人的正义感卷进了革命洪流。他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大罢课和示威游行,冒着生命危险为地下党传递文件,散发传单,他胸中奔涌着爱国青年的一腔热血。北京和平解放后,他参加华北各大学毕业生学习团,到解放了的东北各城市和工厂参观,新生的黑土地上的新气象新面貌令他感动振奋。

1949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带着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憧憬和满腔热忱,他来到天津新港船厂从事技术工作。他从实习生干起,先后担任工务员和铸工车间主任。

1951年的一天,正在伏案设计的毕华林突然接到厂里通知,到北京去参加一个考试,并说这是秘密,不能告诉家里人。经过几轮考试筛选和身体检查,他才知道自己将被派往苏联留学。8月19日,当身怀有孕的妻子张月卿出现在北京车站时,毕华林又惊又喜。原来张月卿是《天津日报》记者,当毕华林那么长时间没有回家,最后她一个电话打到交通部,才知道实情。车站送别,深情而难忘。

带着亲人的嘱托,肩负祖国的厚望,在苏联列宁格勒水运工程学院,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转眼来苏联已经两年了,他非常想回国去看看妻子和没见过面的孩子。他把并不多的生活费积攒起来,准备作为回国时的路费。正在这时,传来朝鲜战场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节节胜利的消息,留学生们群情振奋,纷纷捐款捐物。他拿出全部积蓄,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募捐箱。后来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喜讯传来时,他再次把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钱投进了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募捐箱里。1957年,攻读研究生六年的毕华林,以毕业论文“绳索牵引铲运装置取料过程研究”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当他带着满满两大箱书籍回到阔别六年的家,他的孩子已经5岁了。

1957年毕华林获苏联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证书

1957年7月,刚刚回国的毕华林接到调令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工作,从新河洲到余家头,在这里他一干就是一辈子。他长期从事港口机械和起重运输机械的教学和科研,历任学校港口机械系副主任、主任,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专业开拓、培养我国水运工程和港机建设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研制了多种类型的港口装卸机械,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多项奖励,他指导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港口新技术、新装备在现代交通水运事业和港口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港口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主持研发的多种起重运输机械均属国内首创,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8年,他主持研制的80吨塔式起重机,成功解决了当时电站锅炉安装的需要,也为我国大型火电站锅炉吊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起重机械。1972年他担任上海港三区524门座起重机总体设计,设计出起重量5吨、最大幅度24米,为适应老码头改造的难度大、要求高的524门座起重机。1974年,他南下广州,指导和参加文冲船厂两万五千吨级干船坞大幅度门座起重机“2545门机”设计工作,设计了我国第一台修船用大幅度门座起重机。这台吊车最大幅度可达45米,最大起重量为25吨,可同时跨两艘万吨级远洋轮进行吊装作业。该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为我国修造船起重设备填补了一项空白,在同类型门机中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1978年对毕华林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年,毕华林作为湖北省科技界代表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他的研究成果“2545门座起重机”和大型塔式起重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524门座起重机”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这一年,他由6级教员直接提升为教授。科学的春天来到水运湖畔,年过半百的他青春焕发,在港口机械和起重运输机械领域的教学科研中不断开拓,再结硕果。

1978年4月毕华林(位于“接”字下方)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合影(本图片为截取原图片部分内容)

毕华林主持设计的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2545大幅度门座起重机

这一年10月,毕华林参加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代表团,赴美国密西西比河进行综合考察。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作为高度工业化国家的中央河流大动脉,密西西比河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水道之一。毕华林坐在游览密西西比河的小船上,眼睛盯着港口码头那些高效率的卸船机械,突然,他被一台卸煤和散粮的悬链式链斗卸船机吸引住了。多年来困扰我国港口码头的煤炭、散粮、建筑砂石、矿石等压船、压港的现象一幕幕闪现在他眼前。在按下相机快门的一瞬间,研制我国大宗散货高效连续卸船机的计划在他心中形成。

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向交通部作了汇报,很快得到交通部领导批示。他马不停蹄地回到学校,马上组织科技攻关小组。在没有任何尺寸、参数的情况下,就靠他从美国拍摄回来的几张照片,在试验台上边摸索边实践。他和课题组研究人员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原型机的设计图纸终于出来了。为了推广这项科技成果,他又亲自带领课题组人员四处奔波,株洲港务处听了他们的介绍,立即同意设计一台200t/h浮式黄砂链斗卸船机。该机的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内河散货悬链斗卸船机的一项空白,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接着,他们又为许多港口码头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链斗卸船机。

1200t/h卸矿石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悬链式链斗卸船机是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毕华林不顾年高体弱,亲自挂帅出征,与用户商量设计方案,联系生产厂家,好几次他累倒在设计室里。这台凝结着毕华林心血的卸船机在通过国家级鉴定会上得到很高评价,是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的浮式悬链斗矿石卸船机,解决了高效接卸铁矿石的难题,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毕华林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奖;“大宗散货高效连续卸船机及自控装置研制”,1992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学校承担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宗散货高效连续

卸船机这一成果

1991年毕华林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奖

作为我国港口机械学科主要创始人,毕华林在国内率先开展港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创建了交通部港机专业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创办《港口装卸》杂志,主编《港口起重运输机械设计手册》《水运技术词典港口机械分册》和《港口现代科技丛书》等书籍。在他的带领下,港口机械学科已发展成为我国交通领域最具影响力、创新力和发展前景的学科,他为我国港口机械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跨入国际前沿,为我国水运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积极致力于国内外港口机械和起重运输机械科技交流,先后担任中国港口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理事长等职,为我国港口机械和起重运输机械新技术的交流、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10月,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主办的首次国际性学术会议起重运输机械与物流技术会在校召开,毕华林

教授主持会议

2007年8月11日,毕华林因病去世,走完了他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当年意气风发的留苏学子,怀抱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一片丹心,把毕生献给了我国港口机械事业。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港口机械学科的发展进步,铭刻着他奋斗的足迹和不朽的功绩。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今天我们纪念他,学习他,不仅仅是追述他不平凡一生的卓越贡献,更要从他身上汲取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他传承给我们的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参考资料:

1、相关史料来源于毕华林教授《自传》及访谈毕华林教授的子女毕军、毕欣、毕群的口述资料

2、毕华林教授的子女提供相关资料和图片

撰稿:徐晔松、杨雪婷

策划、审稿:黎江东

编辑:曹明

往期回顾:

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 ① | 袁润章:材料科学家的梦想与追求

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 ② | 吴秀恒:献身造船和教育事业的“经纶手”

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 ③ | 赵师梅:辛亥革命老人的师者情怀

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 ④ | 周焕章: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武汉工学院首任院长

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 ⑤ | 黄文治:我国电力工业和摩擦学学科的奠基者

百年理工 群英荟萃 ⑥ | 沙钟瑞:我国城市测量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