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文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师资班同学回忆文章集
【编者按】1977年,100余(108)名校友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批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校门,成为学院基础部迎来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2021年,毕业四十年之际,这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同窗的牵挂,筹办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77级同学 “重走水运路” 活动,撰写水运基础部77级史实和77级同学回忆文章集,一份份当年的物件、一篇篇回忆录和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主题曲,无不再现77级校友们服从国家需要,勇于担当,孜孜以求、努力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工精神。
(以下文章为作者回忆,不代表本网观点)
毕业40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才发现我们当年的同学有许多正在奔向70岁甚至奔向80岁,才发现一些当年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都在变老,随时有可能随风飘去。
人老了都希望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不像名人那样,我们沒有那么多成就可以写成一本书,也沒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写回忆录,只有靠自己。然而,我们既没有作家的才华,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写一本书,所以,我们都拿起笔,在互联网上聚在一起,把我们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简称水运)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本书。
重走水运路
陈晓奇 7703班
翻阅老照片,回想起在余家头度过的美好时光,与大家分享。
一、走进校园
我1975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1977年12月参加高考,幸运地考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那个年代信息闭塞,对如何填写高考志願稀里糊涂,我家隔壁的大姐姐(7701班的彭渝,那时她已是军工央企的描图员,正规的白领)报考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父母就让我跟着报。我第一志愿填报的船机修造专业,是想着毕业后进工厂做个修理工,不用风吹日晒雨淋,比我当时在农村干活好太多了。
1978年3月6日入学当天,基础部领导来做工作,动员我去师资班(还不知具体学什么专业),我只想到服从分配,懵里懵懂就来到了基础部。后来到物理班,是想着多学点电学方面的知识,以后起码可以当个电工。
上面这张照片是入校后第一个五一劳动节,那天几个同学一起去汉口买工具书。我们从余家头乘轮渡到武汉关苗家码头下船(这条航线早已没有了),逛完江汉路的书店后,沿着中山大道逛到武胜路新华书店(以上这些书店也早已没有了,工作初期我还经常到这些书店看书),出来就顺着武胜路走到长江大桥,下桥照像后乘16路公交车回校。那天过的是名副其实的劳动节,劳动强度相当大,好在那时年轻又意气风发。
刚到基础部时没有分班,住的宿舍是大房间,我忐忑中认识了闵联营,他看我初来乍到,第一个星期天就带我到中山公园玩,然后到他家吃饭。
当时他家住在汉口民生路工艺美术大楼后面的巷子里,后来我每次路过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向里面张望一下。
二、校园生活
下面这两张照片,是我们寝室6个成员辗转教学楼和图书馆的足迹,那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家庭:
江爱国来自湖南,有着坚忍不拔的性格,为了转回动力系,不惜晚一届毕业,刻苦自学补齐课程,最终如愿以偿。
王龄达来自青山一冶,善良淳朴,入学时刚添小孩,每天两头忙。我们总是调侃他,他从不生气,还非常谦虚地接受意见,但就是不改。
余又平家住武汉市六中,心灵手巧、办法多,通常我们与外界打交道都交由他安排。为了让我见识六中学生的自律,他专门带我到他家体验了一下六中学生的生活。
顾思洪家住水运对门的国棉二厂,从他身上我加深了对“刻苦”二字的理解。虽然离家很近,但他节假日都不回家休息,有时遇到学习难点,不弄明白不睡觉,是个做大学问的典范。
韩庆奎来自大桥局,入学之前正在参加建设九江长江大桥。他不但功底扎实学习好,平时还关心我们的生活,操心寝室的事务,他的言传身教是全方位。
下面是全班第一学期春游东湖时合影,后排左一是班长黄兆华,讲话轻声慢语、为班级默默奉献。班上其他同学在我心中的形象:顾志毅笑口常开、吕建桥灵光潇洒、陈诤直英俊洒脱、姚家璋厚朴实、余仲刚细致内敛、符力平求知好学、夏跃进永不服输、高建明沉稳踏实、邓伟明谦虚勤奋、尹兰精明好强、肖玉洁不苟言语、徐晓英豪爽女杰、赵昭君温柔和蔼。(不知为何缺少了阅历丰富的汪明、风趣幽默的汪家喜、严谨不苟的钟炽维、开朗欢乐的雷汉章、高谈阔论的李怀忠几位)
下面是和基础部领导曾主任、张主任、徐辅导员一起。
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我在7702班郭玉的带动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每天奔跑在运动场上,欢乐无穷。
我还加入校乐队,参加各类演出、比赛和电视台节目录制,下面是排练和演出的点滴:
这是刚加入乐队的时候(我是小提琴第二排的第2个),75、76级的同学还在校,所以乐队规模较大。
这是一次演出结束的开心照
参加室内弦乐四重奏表演(右2是我)
1980年电影《庐山恋》引起了游庐山的热潮,为赶时髦,当年国庆节,我、余又平和7702班的郭玉、龚卫平、王蜀,以及华师的一个同学,一起AA制到庐山自由行,余又平是事务长。去程的船票是五等散席,在机舱旁坐了一晚上,清晨头昏脑涨地在九江客运码头下船,然后乘公共汽车到山脚下,一口气爬上去,中途还爬上这颗树照相。
各自心揣梦想,饱览庐山风光
在山上玩累了准备下山
下山后饱餐一顿包子,逛一下九江市,然后买了四等舱船票,美美地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回到了汉口。
三、蓄装待发
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我提前返校,和7702班的龚卫平到宜昌,游玩了葛洲坝、西陵峡口和三游洞,以舒缓心神不定的情绪。
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是做毕业设计,我们这组的课题是氦氖激光器的研制。那时激光还比较神秘,杨家华老师任我们的指导老师,带领我们赴华中工学院、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广州的中山大学等校调研学习。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小组在广州中山大学。
回校后,大家日以继夜地积极研制,几经折腾,激光器终于成功地发出了激光,我们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
下面这张是临近毕业的全班合影(只差赵昭君,江爱国已转到动力系),此后各自奔赴工作岗位,一晃40年过去了。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4年的学习生活,大幅度提高了我的“三观”认知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人生道路上,这段经历和见识,帮我解决了大量的迷茫和困惑。
衷心感谢培养我的母校!衷心祝福同学们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