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号

【理工文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师资班同学回忆文章集

【编者按】1977年,100余(108)名校友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批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校门,成为学院基础部迎来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2021年,毕业四十年之际,这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同窗的牵挂,筹办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77级同学 “重走水运路” 活动,撰写水运基础部77级史实和77级同学回忆文章集,一份份当年的物件、一篇篇回忆录和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主题曲,无不再现77级校友们服从国家需要,勇于担当,孜孜以求、努力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工精神。

(以下文章为作者回忆,不代表本网观点)


毕业40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才发现我们当年的同学有许多正在奔向70岁甚至奔向80岁,才发现一些当年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都在变老,随时有可能随风飘去。

人老了都希望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不像名人那样,我们沒有那么多成就可以写成一本书,也沒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写回忆录,只有靠自己。然而,我们既没有作家的才华,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写一本书,所以,我们都拿起笔,在互联网上聚在一起,把我们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简称水运)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本书。


我给陈国钧老师当助教

陈志敏 7701班

1982年在数学师资班毕业后,我进了武汉市纺织教育系统,不久分到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任教,学校就在余家头附近。

碰巧陈国钧老师也在该校兼职任教,有幸获学校指派,让我给陈老师当助教。整整两个学期,190课时的高等数学课程,陈老师主讲,我讲习题课并批改作业。当时我随堂听课,每节课都没拉下,作了详细的笔记,记载了数学新概念的引入与表述,重难点的讲解与剖析,着重点和当学生时的学习笔记完全不同,记下了满满的三大本课堂教学笔记。同时陈老师还言传身教,无私地传授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体会。他精彩的课堂板书,富有激情的语言,潇洒的教姿仪态,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为我日后的进步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距师资班毕业已近40年了,数学教学工作贯穿了我整个职业生涯,并见证和参与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变迁、发展、腾飞过程。我任教的武汉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后来与武汉市其它几个系统的若干学校合并成现在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骨干职业院校和示范院校。在学校的建设发展期,自己为学校的基础学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职业生涯也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我要感谢这个时代,使我这个下乡插过队,当过8年建筑工人的老三届(68届初中生),能有机会在1977年参加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要感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教过数学师资班的所有老师,传授知识给我,开拓了我的视野。我更要感谢陈国钧老师,手把手引导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师资班学生,帮助我一步步踏上合格教师的执教之路。

最后引用郑板桥《新竹》的两句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来表达学生不忘老师的扶持教导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