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文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师资班同学回忆文章集
【编者按】1977年,100余(108)名校友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批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校门,成为学院基础部迎来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2021年,毕业四十年之际,这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同窗的牵挂,筹办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77级同学 “重走水运路” 活动,撰写水运基础部77级史实和77级同学回忆文章集,一份份当年的物件、一篇篇回忆录和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主题曲,无不再现77级校友们服从国家需要,勇于担当,孜孜以求、努力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工精神。
(以下文章为作者回忆,不代表本网观点)
毕业40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才发现我们当年的同学有许多正在奔向70岁甚至奔向80岁,才发现一些当年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都在变老,随时有可能随风飘去。
人老了都希望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不像名人那样,我们沒有那么多成就可以写成一本书,也沒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写回忆录,只有靠自己。然而,我们既没有作家的才华,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写一本书,所以,我们都拿起笔,在互联网上聚在一起,把我们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简称水运)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本书。
我的室友老邹
梅顺治 7701班
我和邹玉恒住同一寝室,共度了大学4年美好时光。40多年了,遥想当年,仍象是昨日发生的事情。
他是老三届高中生,被称为老邹。上学时老邹已拥有娇妻爱女,家住古田二路,距水运学院20余公里。他非常顾家,每周除周末外,当中还得回家一、二趟,照顾家人的生活。那个年代生活比较艰辛,他得回家劈柴、搬煤、担水、排队,干很多活。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永久28自行车,大概估算了一下,大学4年他蹬自行车骑行了约16800公里(每学年约42周,每周2.5个往返,每次往返40余公里),能不能破迪斯尼紀录我不知道,但肯定是世上大多数人达不到的。只记得他每次从家里返回寝室后,都能酣睡一下午,睡得好香。
老邹学习很认真,效率非常高,每一课堂的内容他可以自己推理弄懂,只是没有时间做很多习题。他喜欢电工学,去旁听并参加了考试,竟考了90多分,但没有成绩记载,因为当时高校还没有选修制。
偶尔晚上不想看书了,他就带我和黄河(男)出去逛逛。经常去的地方有国棉二厂电影院(当时算是很热闹的地方),或去小摊子上吃汤圆宵夜,有时也去附近的和平人民公社,看露天免费电影。
老邹在大学期间还有一个最大收获,就是突破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巧妙规避了被处罚的风险,生了二胎,又得到一个宝贝女儿。退休后,他和女儿们一起在上海生活,安享天伦之乐,令人羡慕。
老邹生性乐观,完全遵循自然人性,做该做的、想做的事,是个有趣的人,很想再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