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号

【理工文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师资班同学回忆文章集

【编者按】1977年,100余(108)名校友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批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校门,成为学院基础部迎来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2021年,毕业四十年之际,这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同窗的牵挂,筹办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77级同学 “重走水运路” 活动,撰写水运基础部77级史实和77级同学回忆文章集,一份份当年的物件、一篇篇回忆录和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主题曲,无不再现77级校友们服从国家需要,勇于担当,孜孜以求、努力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工精神。

(以下文章为作者回忆,不代表本网观点)


毕业40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才发现我们当年的同学有许多正在奔向70岁甚至奔向80岁,才发现一些当年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都在变老,随时有可能随风飘去。

人老了都希望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不像名人那样,我们沒有那么多成就可以写成一本书,也沒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写回忆录,只有靠自己。然而,我们既没有作家的才华,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写一本书,所以,我们都拿起笔,在互联网上聚在一起,把我们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简称水运)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本书。


恩师与我的弟兄们

黄国强 7701班

大学毕业近40年了,岁月流逝,但往事并不如烟,当年的一些人与事记忆犹新。

首先得说说恩师朱樵老师,朱老师是上海人,讲话王黄不分,每次喊我时都像是在叫王国强。刚入学时,因同学们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普遍较差,朱老师便特別为我们编写了一本速成教材,以提高我们的高中数学基础。这套教材既精炼又有效,两个月下来,我觉得胜过两年高中所学。朱老师给我们大学期间打下的数学基础,让我们终身受益。水运毕业后,我又跟随先生学习泛函两年,期间先生的严谨作风和博学让我敬佩折服,本想在考研时继续专攻先生指导过的泛函,但因在武大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我才拜师熊全淹先生转学了代数。在之后的求学期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遇到过很多优秀老师,甚至著名教授,但我个人感觉,在教学上还是朱老师的水平最高,他的教学风格诙谐幽默,思维缜密,让我受益匪浅,感觉听他的课真的很享受。

在武汉生活学习那段时间,朱樵先生多次邀我和明真去他家玩,每次都留我们吃饭才让走,先生的平易近人与师母的热情,一次次地温暖了我们。出国后由于忙学业和工作,我们与先生失去了联系。后来一切安定了,又苦于找不到联系方式。好在2001年我们见到了7703班老大哥汪明,听汪大哥说每次回国他都去拜访朱老师,先生总会向他打听我们的情况。从汪大哥那里拿到先生的电话号码后,我们马上想与他联系,可惜发现那时先生已重病住院,连自己的夫人都认不出来了。如今先生虽早已逝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及严谨的教学风格,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些学生们的记忆里。

再谈谈好兄弟龚卫平。刚入校时,我与龚卫平都是从船机系抽调到师资班7702班的,且住同一宿舍。龚卫平是北京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人品极佳,还吹得一口好口琴。那时我们很要好,常在一起学习和打球,虽然后来我被分到7701班,我们仍常在一起讨论数学问题。2000年我送正在念高中的儿子去南京明真家渡暑假,因为要见明真的弟弟,我从芝加哥直飞到北京,有幸见到龚卫平和孙良。记得当年兄弟们相见,分外亲切,卫平兄还开车带我和儿子到处逛,他的真诚和热情让我每次想起都很感动,希望卫平兄及黎明姐有机会到芝加哥来,期待再见!

2002年有幸在芝加哥再次见到孙良兄,可惜他来去匆匆,没能多聊聊,有些遗憾。谈到孙良兄,我就想起了当年打球的情景。那时,我总是一有空就迫不及侍地冲到球场,和王亚斌、孙良、唐湘晋、刘明进及小广东等一起打篮球。我虽然球技不咋地,但球瘾大,打球相当积极。说起球技,亚斌兄水平最高,身体素质奇好;孙良打球稳,投篮准;刘明进和唐湘晋技术全面,能攻善守;小广东则球风飘逸,身体灵巧⋯⋯毕业前夕,好兄弟刘明进还热情地请我们这帮兄弟,加上明真和谢峰,去他在汉口的家做客,让我们这些外地同学好感动。离开水运后,我时常怀念我的球友,因为我再也没有那么痛快地打过篮球了!

大约20年前,我和明真回国探望父母,在南京期间,我们约了老同学胡启发、丁秀金及赵卫民一起在新街口聚会,很高兴看到在南京工作的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他们意氣風發的精神狀態,深深感染了我们。感谢启发同学热情作东,我们边吃边聊,席散了还未尽兴,于是又找到一间茶馆边饮茶边继续聊,直到深夜,好不痛快。

2008年我单独回江西老家探亲(明真因刚换了工作,没能与我同行),途经香港,在深圳逗留一天。感谢好友谢峰的热情接待,他把众多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召集一起,让我有幸与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们见面和聚餐,非常难得,太开心了。

还有很多往事值得回忆,比如我和谢峰、唐湘晋、唐小兵哥几个带着家眷,漫步在汉口中山公园,泛舟湖上;我和明真在余泽昌家中受到的热情款待……这里就不一一细谈了。不思量,自难忘。

大学4年,让我们收获很多,众多的老师与同学无不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与回忆,愿我们同学间的友谊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