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5-10-18 17:00 来源:宣传部
新闻网讯 金秋十月,群贤毕至。10月18日,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车谷产业生态合作大会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学校优秀校友代表齐聚江城,共同推动校地协同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中国车谷创新高地与汽车产业新生态。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子清,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湛,武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超,学校全体校领导,校友企业家和行业企业家代表出席大会。校党委书记孟芳兵主持大会。校长王发洲作专题推介。
李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中的卓越贡献,表示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是校地合作典范,为“大学之城”和“中国车谷”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他强调,广大校友和企业家是武汉最宝贵的财富,诚盼大家选择武汉、扎根武汉,携手将“中国车谷”打造为引领未来的汽车产业新高地。
马旭明在致辞中,高度肯定学校作为重要智力支撑对湖北发展的贡献,强调广大校友是推动区域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核心力量,湖北省正全力汇聚高校校友资源,打造环大学创新发展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诚邀武汉理工大学校友和各位企业家到湖北投资兴业,创新创业。
王发洲在推介中表示,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汇聚了“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优质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果,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持续增强。他强调,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70余万校友的支持,下一步,学校将坚持四个面向,立足湖北、依托行业、汇聚校友、抢抓机遇,按照“10年谋远、5年攻坚、3年突破”的战略路径,沿着“创新融合研究型大学”之路,将特色高水平建设推向新高度。学校也将充分发挥创新融合特色做法与行业优势,立足军山校区,构建“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校友链”“五链合一”的生态体系,以理工担当,肩负起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同打造中国车谷创新高地与汽车产业新生态的重任,把“中国车谷”的愿景变成“世界车谷”的盛景。
唐超在现场推介中指出,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正由“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因汽车结缘,双方合作基础良好、成果丰硕,共创多个“首创”成果,正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车规级芯片、车用软件产业升级,在氢能、轻量化及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布局,持续推动低空经济、绿色船舶协同发力,诚邀全球伙伴共谋发展,共享机遇。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原董事长宋志平,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裁马东辉等2位嘉宾作主旨演讲。他们表示,将秉承“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的校训精神,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生态的建设和完善,建设全球汽车产业新高地,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大会现场共签订30个重点项目。武汉理工大学分别与武汉经开区、广西汽车集团、比亚迪、北京理想汽车、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等签订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订科研项目14个,签约金额9.42亿元,招商项目11个,签约金额51.57亿元。校地、校企、招商项目签约合计60.99亿。
大会汇聚政、产、学、研、金等各方力量,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智能、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旨在深化校地合作,激活校友经济,共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注入强劲动能。大会期间还召开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2025年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行业理事会会议、武汉理工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第一次会议、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交流会、“十五五”发展规划战略咨询会·企业家专场、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对接交流会等。
10月17日晚,武汉“两江四岸”一场专属于武汉理工大学的灯光秀刷屏。绵延数里的灯光亮出“汇理工校友资智 谱支点建设新篇”“我爱武汉理工大学”“以武汉理工之名 赴中国车谷之约”等祝福,为师生和校友呈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璀璨盛宴。
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东风全球创新中心、车谷展示中心及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实地感受武汉理工大学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科交叉”,深化科技与产业创新、校城融合发展的新面貌以及武汉经开区作为“中国车谷”的强劲发展脉搏与一流创新环境。
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创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人才局有关领导和武汉经开区有关区领导、相关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行业理事会成员单位负责人,汽车行业有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学校对口帮扶支援的陕西省石泉县,湖北省保康县有关负责同志,学校地方校友会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此次大会。
文:谢小琴、潘薇;图:许余庆;编辑:曹明;审核:关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