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光】何素丹:红心藏沙粒 摇指拈丹青

发布:2025-09-30 08:59 来源:社会合作处、艺设学院

大字号

【编者按】校友是学校最深情的牵挂、最宝贵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岁月悠悠,一代代武汉理工人各奔前程,但他们心中那份对母校的深情与怀念,如同璀璨星辰,指引其前行的方向。学校坚持以“全周期、全范围、全方位”理念开展校友工作,厚植校友根情文化,着力打造校友与母校的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事业共同体、荣誉共同体。为激励广大师生向优秀校友学习,本网特此推出“校友之光”专栏,通过分享校友故事,传播并弘扬武汉理工精神。敬请关注。

何素丹,1988年4月出生,国家一级技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2003级本科生、2020级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海南师范大学。她投身军旅,书写爱国忠诚的壮丽篇章;退伍不褪色,转身躬耕教育一线,以艺术专长润泽乡土,践行育人初心。她扎根基层、奉献社会,在志愿服务中持续发光发热,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4年度“全国最美志愿者”及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5年何素丹博士毕业

理工筑基 艺术梦想在这里启航

2003年,15岁的何素丹以湖南省美术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学校动画专业。她回忆道:“我当时读大学的时候年龄还比较小,辅导员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在这里,她不仅接受了系统的艺术教育,更在专业课堂上找到了毕生的艺术方向。“大二时,老师让我们用不同的材质来做动画。我想起之前时常玩的沙子,发现沙子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可以用来做动画。”在专业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何素丹创新性地选择沙子作为创作媒介,从此与沙画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接受央视节目《老兵你好》采访

“学校不仅给了我专业的艺术训练,更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何素丹始终将母校视为艺术之路的起点与精神港湾。2020年,已成为沙画名家的她选择回到母校攻读博士学位,延续她与武汉理工深厚的情缘。读博期间,在她进行机械臂相关研究遭遇瓶颈时,导师积极为她引荐跨学院合作团队,让她深刻感受到学校团结协作、交叉创新的科研氛围与强大支持。

2023年何素丹在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文化节上的沙画创作

2023年,在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文化节上,何素丹以沙画为媒介参与创作《追寻,那条科技卓越之路》音诗画节目,用艺术语言诠释科学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也奏响了一曲致敬母校科学追求的赞歌。

师道传承 桃李天下展现责任担当

何素丹戍边十载,军旅生涯练就了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的坚强品质。以中校退役,却把军营的忠诚与担当化为润泽乡土的春风。脱下军装后,她转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既为良师,更是益友,当好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她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何素丹以课程和专业为基础,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实现自身价值。她打造的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国沙画锦标赛等20余个赛事中获奖。

出席海南师范大学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她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和乡村教育,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学校支教,担任海南省乡镇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负责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及偏远地区乡村学校教育振兴。四年来,项目开设的乡村美术教师能力提升系列课程,让400余位乡村教师和超过5万名乡村学生受益。

专业深耕 以德润才坚守志愿初心

何素丹热爱沙画,更热爱教育和公益事业。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数达9000余小时。何素丹倾心倾力投身文化宣教、扶弱助残、社会服务等公益活动,鼓励并带领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自2018年起,她在海南省特殊教育学校设立沙画公益教育基地,七年来坚持为残障儿童提供沙画疗愈和教育,为特殊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何素丹出席“闪亮的名字”2023年度海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发布仪式

2020年,身在异地的何素丹知晓武汉暴发疫情后,独自前往工作室创作作品《最美逆行者》,在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上热播。作品《100秒沙画教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在山东省优秀抗疫沙画艺术作品展评中获“特别贡献奖”。居家期间,何素丹每周定期开展“群艺微课堂”沙画直播课,以艺术之力温暖人心,助力抗击疫情。

何素丹以沙画作品致敬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们

崇德尚艺、服务人民。何素丹获评“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海南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海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先进个人”“全国百个巾帼好网民”“海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文:朱敏、刘雅倩;图:艺设学院;编辑:谢小琴、曹明;审核:赵衍民、吕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