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西院地下通道及运动场正式启用

发布:2025-09-07 11:34 来源:宣传部

大字号

新闻网讯 420个日夜,轮轴不息;200余名建设者,躬身奋战;几代师生,殷殷期盼……96日,焕然一新的西院运动场上气氛热烈,学校西院地下通道及运动场正式启用。武汉市洪山区领导,学校领导、老领导,参建单位、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备受师生瞩目的校园民生工程投入使用。

与会领导为洪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事务中心等6家单位代表颁发纪念证书。党委书记孟芳兵宣布西院地下通道及运动场正式启用。

西院地下通道及运动场项目承载着师生长达二十余年的殷切期盼,凝聚了历任领导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心血,承载了全校师生‘便捷畅行,挥汗逐梦’的共同梦想。”校长王发洲在致辞中指出,项目建设在洪山区的大力支持下,创造了校园基建的“理工速度”同步植入学校自主研发的光纤传感网络和高精度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测结构健康与车流态势,用数字化手段和智慧化应用,书写了“科技赋能学校发展”的鲜活范本。地下通道及运动场的同步落成,是学校落实“五育并举”“科技赋能民生”的标志性项目,更是惠及全校师生的重大民生工程,充分展现了学校畅通理工文脉、弘扬武汉理工精神的责任担当,必将促进“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快速高质量发展。学校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强化民生保障,让更多科技成果融入校园和师生周边,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肩,打造校城共建崭新范式,书写强国建设新篇章。

武汉市洪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致辞时指出,西院地下通道及运动场正式启用,是理工大的一件喜事,更是提升环理工大创新街区品质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洪山区作为“大学之城”,坚持“三区融合”,与学校在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洪山区锚定高能级大学之城建设目标,编制环大学创新发展带规划,按照示范带动、多点突破的发展思路,聚焦星创空间拓展、服务平台搭建、新兴产业导入、街区风貌提升,与武汉理工携手,率先打造环理工大创新街区示范样板。下一步,洪山区将持续完善区校共建工作机制,主动对接学校需求,在场地供给、金融支撑等方面为高校提供全方位支持,期待双方在区校融合的新征程上,双向奔赴、携手前行。

焕然一新的运动场上,学校参加“汉超”的师生代表与校友代表开启足球狂欢,展示体育风采,孟芳兵为师生校友足球友谊赛开球。

仪式前,西院地下通道投入使用调度会在南湖智能运行中心举行,学校基建处、光纤中心、保卫处分别就工程建设总体情况、西院地下通道智慧化应用及周边交通组织进行汇报。

据悉,西院地下通道及运动场项目于20246月动工,西院地下通道为双向2车道,主通道宽7米、高4.5米,道路全长270余米,位于洪山区工大路,下穿洪达巷与工大路建设规划交叉口,连接马房山校区南门停车场和南湖校区北院孵化楼负一层停车场。运动场采用“架空层+屋面操场”设计,屋面为400米标准田径场与足球场,提供500余停车位。地下通道配备学校姜德生院士团队研发的最新成果光栅阵列光纤传感网络,全域感知通道内所有车辆位置、实时速度、车距等,实现智慧管理。通道投用将有效缓解社会道路通行压力,改善周边交通状况;运动场提升工程则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运动与活动空间,实现从“停车场到塑胶跑道”的焕新升级和校园品质的整体跃升。为方便师生跨校区通行,学校开通“叮叮车”往返西院地下通道接驳路线,另外,学校将在学海公寓片区新建人行天桥及配套绿道,打造无缝衔接、环境优美的慢行系统,以改善学生日常出行条件,提升学海公寓区域整体环境品质,营造更加宜居的学习生活氛围。

文:谢小琴、谢昕恬;图:许余庆、姚洪;编辑:曹明;审核:关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