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5-04-15 14:53 来源:社会合作处、管理学院
【编者按】校友是学校最深情的牵挂、最宝贵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岁月悠悠,一代代武汉理工人各奔前程,但他们心中那份对母校的深情与怀念,如同璀璨星辰,指引其前行的方向。学校坚持以“全周期、全范围、全方位”理念开展校友工作,厚植校友根情文化,着力打造校友与母校的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事业共同体、荣誉共同体。为激励广大师生向优秀校友学习,本网特此推出“校友之光”专栏,通过分享校友故事,传播并弘扬武汉理工精神。敬请关注。
管理学院1989级工业管理班毕业生的求学身影,与2024年奖学金签约仪式上的实业家身影形成历史性映照。周金坤,这位将安吉椅业推向全球的行业领军者,始终难忘学校对其职业生涯的启蒙。从课堂上的“微笑曲线”理论到广交会的实战历练,学校赋予的产业认知框架和创业思维,成为其三十年实业征程的底层逻辑。
从外贸行家到实业开拓者:破局与转型
周金坤(左一)1993年毕业照
周金坤,1971年3月出生于江苏吴江,成长于苏南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中。受地域商业氛围的熏陶,他自幼立志学习企业管理,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工学院(学校前身)工业管理系。在校期间,他系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课堂上老师讲述中国制造必将通过技术标准升级融入全球市场,让周金坤明白:中国必将走向越来越开放的道路,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更激发了他对创业的深刻思考。
周金坤(左三)前往美国与客户洽谈
1993年,周金坤从学校毕业,进入吴江市外贸公司。同年秋,他主动请缨参加广交会,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与外商对接花园家具业务时,发现了海外市场对家用家具的强烈需求。
周金坤(左三)前往澳大利亚与客户洽谈
一位澳大利亚采购商指着展品询问“中国企业能做这种学生椅吗?”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却让周金坤嗅到了产业机遇:海外家具存在空前的市场。当时,浙江安吉作为中国椅业制造核心区,已形成以“民友”“三潭”“丰陵”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产品远销全国。1996年,他前往安吉民友家具公司进行商务洽谈,促成首批4个集装箱学生椅出口澳大利亚,开启了安吉椅业国际化的序幕。此后6年间,他年均对接超200个集装箱订单,为安吉椅业集群的全球扩张奠定基础。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贸政策剧变,传统中间商模式难以为继。周金坤敏锐意识到,唯有掌控产业链才能立足。2002年,他在安吉创办嘉瑞福(浙江)家具有限公司,租用2000平方米厂房,组建40人团队,首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次年突破5000万元,成为当地民营椅业转型标杆。他引入苏南外资企业的5S管理模式,建立扁平化架构,并投资百万级设备,对标美国BIFMA测试标准,推动企业从OEM代工向精益化生产升级。
嘉瑞福公司厂房出货
2004年,公司租用2万平方米厂房,两年后年产销破亿,产品覆盖欧美、澳洲等高端市场。2006年迁入阳光三区新厂房后,公司面积扩至4万平方米,并引入智能悬挂系统和自动化传输设备。公司缝纫车间通过40条轨道实现皮套点对点运输,减少褶皱损耗;仓储系统逆向延伸至包装工位,实现自动编码入库,人工成本降低30%。至2010年,嘉瑞福已形成“设计—智造—出口”全链条优势,成为安吉椅业技术革新的代表。
产业深耕与战略抉择:专注与突破
2003年,周金坤曾尝试在吴江投资沙发厂,但因当地缺乏产业链配套及行业恶性竞争,一年半后果断止损,转而专注椅业。
当沙发厂亏损达到3百余万元时,他在股东大会上用红笔划掉所有扩张计划:“与其在十个行业当配角,不如在一个领域做主角。”这份决绝让企业避开泡沫陷阱,专注攻克座椅核心技术。他提出“做好一把椅子”的朴素目标,聚焦技术攻坚。引入美国BIFMA测试体系,对产品承载强度、面料耐磨度等指标进行严苛检测。2010年后,智能悬挂系统使生产效率提升35%,自动化传输带实现组装、打包、入库全流程无人化,车间电梯使用率降低90%。
2012年,周金坤带领团队研发OSGOOD高端皮椅,以“白加黑”“五加二”模式攻克设计难题。该产品融合人体工学与欧美审美,迅速打入欧美市场。美国某采购商单笔订单超60个集装箱。此后,公司又推出电竞椅系列,结合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与办公椅的功能性,成为跨境电商爆款。
周金坤早年便以“海外本土化”策略开拓市场,通过合作海外运营团队建立分销网络。至2024年,嘉瑞福已在欧美设立2家分公司,年销售额超2000万美元。同时,他率先试水跨境电商,参与中国(安吉)椅业跨境电商峰会,推动行业供应链与物流解决方案创新。
社会责任与行业引领:共生与传承
周金坤(左二)成立爱心基金会
2016年,周金坤与同乡周浩锋发起三扇村个人奖学金,累计捐赠35万元资助73名学子。在他的影响下,震泽镇18个行政村设立类似基金,形成“崇文尚德”的地方风尚。2025年,他牵头成立震泽镇三扇村爱心基金会,联合18家企业募资62.7万元,用于奖学金与尊老金发放,并被推选为首任会长。
周金坤深谙“独木难支,店多拢市”之理,通过技术共享、供应链协同助力行业升级。与意大利、德国和台湾设计工作室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推动安吉椅业从OEM转向原创。在椅业跨境电商峰会上,与众多海外仓、跨服在线等企业探讨智能家居、物流优化方案,推动行业从“营销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
三十年间,周金坤个人获评“浙江省十佳企业家”,公司获“中国家具产业集群优秀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公司的发展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通过管理革新、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实现转型升级。
周金坤的奋斗史,是苏南民营企业家从贸易代理向实业智造转型的缩影。他以“专注技术、深耕行业、开放协同”为核心理念,将一把椅子做到极致,推动区域产业集群跻身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其故事不仅诠释了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的交织,更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教育反哺:以行动诠释“饮水思源”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周金坤第一时间向学校捐赠20万元,用于采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他回忆道:“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理应为母校和这座城市尽绵薄之力。”这笔捐赠不仅支援了校内防疫,还通过母校渠道惠及武汉多家定点医院,被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为“最具社会责任感捐赠案例”。
周金坤(第一排左二)金坤奖助学金签约仪式
2024年9月,在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周金坤作为工商管理891班杰出校友,向母校捐赠60万元设立“金坤奖助学金”,并受邀担任校外生涯导师。在签约仪式上,他回顾了学校对其管理思维的启蒙,“母校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周金坤希望通过这份微薄之力,激励青年学子在百年变局中“立得住、站得牢”,为中国制造贡献理工智慧。
周金坤计划通过深化“金坤奖助学金”实效并增设创新创业专项基金,联合打造“椅业设计大赛”,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步依托校企共建的智能家具研发中心,聚焦人体工学、环保材料及电商数字化技术攻关,整合嘉瑞福海外渠道资源,形成“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全球布局”的产学研闭环。
周金坤的奋斗历程,是改革开放后一代企业家“实业报国”的缩影。从外贸先锋到产业领军者,他始终以创新与坚守驱动发展;从捐赠助学到产学协同,他诠释了校友与母校“共生共荣”的情怀。未来,他将继续以嘉瑞福为支点,架起学校与产业、教育与经济的桥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文:苏玉龙、张冰;编辑:谢小琴、曹明;审核:赵衍民、童泽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