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首届科技成果投融资峰会

发布:2025-04-14 10:44 来源:科技转化中心

大字号

新闻网讯 4月12日,学校举行首届科技成果投融资峰会。此次大会主题为“四链融合 数智赋能全力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行业发展新高地”。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相关投融资机构和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龙头企业等领导嘉宾,学校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成果转化新理念,共谋“四链融合”新举措,共建成果转化新生态。

校党委书记信思金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召开此次大会是学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长期以来,学校聚焦“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行业发展新高地”的时代任务,依托建材建工、汽车、交通三大行业传统优势,整合教育、科技、人才、校友等资源,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此次大会旨在以“双向奔赴、同频共振”掀开“政产学研金服用”密切合作新篇章,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融通发展新机制,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链路,打造学校科技成果高效能转化新生态,努力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服务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系统提升。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共同推动科技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本高效对接,推动更多技术推广应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共同探索以高水平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视频致辞。他指出,此次武汉理工大学与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战略合作,是科技金融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次有益探索。他从深度融入区域中心建设、建好用好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三方面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建议。他希望,高校充分发挥优势,开展校企联合研发、成果熟化和转化应用工作,地方政府加大对大学科技园支持力度,制定专项政策,为科技金融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等与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强化协同,搭建平台、打通堵点,将更多科技之花催生为产业之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镧表示,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进行奖补支持,近期还将出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切实加大基金信贷等支持力度,推动优化创新的金融生态。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推动科技金融有效支撑成果转化,畅通成果转化链条,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让更多“从0到1”的突破转化为“从1到100”的飞跃,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注入澎湃动能。

武汉市副市长孟晖代表武汉市政府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峰会,为资本与技术、企业、人才的有效对接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构建了充满活力、互助共进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武汉作为国家长期布局的科教重镇和工业重镇,武汉的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希望各位企业家积极到武汉考察对接、洽谈合作,宣传推介武汉发展潜力、产业商机、政策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家参与武汉发展的火热实践,形成更多投资合作成果。武汉市将持续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的集成服务,以金融活水浇灌创新沃土,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大会举行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启动仪式。发起设立武理科创基金,基金由学校与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联合发起设立,首期募资规模为10亿元。

大会进行了共建武汉理工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与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战略合作、武汉理工大学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类项目签约。学校与襄阳市、黄石市、随州市,武汉市江岸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人民政府共建概念验证中心,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通实验室科研成果迈向市场的“最初一公里”。学校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各金融机构将向学校科技创业团队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计划和科技创新贷、直接投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全周期服务。学校与14家单位签署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协议,签约金额4.37亿元。学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成立的企业,获得超威集团有限公司、长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投(增)资金近亿元。

会议发布“理工知链-面向科创成果转化的智慧大脑”。智慧大脑基于300万条规模以上企业数据、20万项高价值专利、3万条区域产业动态数据及30万项高校科研成果,研发出深度学习的“理工知链”大模型,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

大会举行圆桌论坛,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秘书长、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王爽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隆中实验室主任傅正义,中银国际投资总监汪洋,中国建材集团科技管理部主任王重海,众合创投/鼎鑫国际资本合伙人张云峰,分别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视角,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如何发挥作用,实现“四链”深度融合进行研讨。

现场,生物医用纳米机器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技术成果转化、高导电高导热宏观石墨烯研发与产业化、薄壁高筋构件多自由度包络成形技术与装备等28个科技项目进行路演。

文:马银波;图:许余庆;编辑:曹明;审核:孙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