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光】张连钢: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

发布:2024-11-19 11:56 来源:社会合作处、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大字号

    【编者按】校友是学校最深情的牵挂、最宝贵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岁月悠悠,一代代武汉理工人各奔前程,但他们心中那份对母校的深情与怀念,如同璀璨星辰,指引其前行的方向。学校坚持以“全周期、全范围、全方位”理念开展校友工作,厚植校友根情文化,着力打造校友与母校的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事业共同体、荣誉共同体。为激励广大师生向优秀校友学习,本网特此推出“校友之光”专栏,通过分享校友故事,传播并弘扬武汉理工精神。敬请关注。

张连钢,1960年10月生,中共二十大代表、“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武汉理工大学79级校友,现任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他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连钢创新团队”也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学海泛舟:梦起理工

“他吃饭时总是一手拿着馒头,一手还放不下书,边吃边学。”时任系主任的黎明森教授回忆起学生时代的张连钢,感慨连连,赞不绝口。1979年,张连钢以优秀的成绩被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录取,从此开启了他“心志所向,百折不回”的港口追梦生涯。“他是整个年级最勤奋的一个!”黎明森回忆道,夜幕降临,当其他人已经沉入梦乡,张连钢还打着手电筒,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谁也不知道,这个放不下书本、没有停歇的勤奋学子内心深处藏着怎样伟大的梦想。

张连钢和黎明森教授合影

选择港口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张连钢来说,并非偶然。每当被问及初衷,他的思绪总会飘回到那个记忆中的港口,那里外国的船只穿梭繁忙,而中国的船舶却寥寥无几。“我们的水运事业也必将强大”,这不仅是他选择这个专业的初心,更是他投身港口事业的目标。他的努力,不是为了一时的荣耀,而是为了内心深处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未来的执着。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他选择了孤独与坚持,用不懈的奋斗锻造出坚实的专业素养,琢璞为玉,百炼成钢。

港界争锋:技撼海疆

1983年,刚刚毕业的张连钢被分配到了青岛港安技处。工作没多久,中国港口的落后面貌就深深刺痛了他:彼时的青岛港没有专用集装箱码头,也没有桥吊等专业机械,只能利用外国货船上自带的起重机实施吊装。进港不到十个月,这个23岁的年轻人便主动请缨,奔赴港口的最前线,参与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泊位——52泊位的建设,从此便与集装箱码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次桥吊发生故障,码头被迫停工,只能重新调试电控系统。当时国内没有人能修,只好去请欧洲供应商的工程师。“那个外国工程师在码头上干了12天,拿走了43200元,这笔钱在当时相当于30多位码头工人一年的工资!”担任码头电气技术员的张连钢试图向这位外国工程师询问技术问题时,对方把记录调试参数的小本子藏进了上衣口袋。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张连钢,他暗自发誓:总有一天,我要用实力把这件事给扳回来!

张连钢在项目现场

这一口气,张连钢足足鼓了三十年。凭借自己的专业学识、刻苦钻研,张连钢不断参与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进行技术创新及系统开发工作。2006年,他主持完成大型轮胎式起重机移动供电技术创新,实现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突破,并在全国港口推广,赢得业界同行的高度评价,成为港口科技领域踏浪前行的弄潮儿。

潮头勇立:码头匠心

进入21世纪,我国港口在码头硬件、装卸效率方面世界领先,但在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码头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面对国外对自动化码头技术的严密封锁,他毅然扛起重任,和团队踏上了前往欧美的考察之旅。在异国他乡,他们遭遇了种种限制——核心区域禁止下车、禁止拍照,国外同行对关键技术守口如瓶。外国专家甚至断言中国自主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可能性为零,面对零经验、零资料、零外援等困境,张连钢并未因此退缩。“全自动化码头不是西方人‘专属’,他们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靠着不服输的劲头,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充满荣耀的道路——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咱不能一直跟在别人身后跑。”从一片空白到世界领先,张连钢带领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团队,领航自动化码头建设。规划建设过程中,张连钢召开了3000多场技术研讨会,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仅仅出入集装箱卡车的闸口布局就设计了40多稿,流程测试案例编写了7000多个,测试超十万次。无数个日夜交替,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前线,亲力亲为,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不允许有任何的疏忽。张连钢以他那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炉火纯青的技术,以及坚不可摧的意志,精心雕琢着自动化码头的每一个环节,团队一路披荆斩棘,逐个击破了挡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路上的难关。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开港运营,首船作业桥吊单机效率达到26.1自然箱/小时,创下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商业运营首船作业最高效率,震惊全球港航界。

连钢创新团队

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张连钢和他的团队就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实现了港口作业的智能化、高效化,走完了国外港口需要8至10年的路。截至2023年,张连钢团队已经实现了10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的壮举,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了60.2自然箱/小时。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也成了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为全球港口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实现了从“门外人”到“推门人”的转变。

逆境坚守:钢铁意志

成功的背后,除了要克服技术难题,还要与病魔进行不懈抗争。自动化码头建设之初,张连钢曾两次拒绝领导对其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任命。当时他被诊断出肺癌,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尚处于术后康复期,身体已大不如前。他担心自己的身体状态无法支撑完成这个重大项目,但他又不甘心放弃,毕竟建成一座中国人自己的全自动化码头是他的夙愿。犹豫徘徊之际,张连钢的脑海中浮现出30多年前在大学宿舍观看比赛的场景:中国女排斩获世界冠军,全国上下为之沸腾!女排队员在逆境中倔强昂首、不服输、打不垮的模样深深烙印在张连钢的脑海里,他始终记着“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面对港口的迫切需求,他咬着牙担下重任。

在团队中,张连钢总是精神饱满,仿佛他的身体里有着用不完的力量。但只有他的妻子王晓燕深知,张连钢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刚刚做完肺部切除手术,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低下,他的前胸到腿上布满紫癜,疼痛、眩晕和气短如同荆棘缠绕,他的身体时常亮起红灯。医生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保重身体,张连钢只是从药店买了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带在身上,又赶回建设现场继续工作。

张连钢和妻子

集团党委对他的健康深感忧虑,特意委派青岛港党委副书记、青港国际总经理王新泽前去与他商讨:“身体要紧,如果实在不行,就先放慢脚步。”面对这样的建议,张连钢的回答坚定而有力:“不能放慢,箭已离弦,只能全力以赴!”

情深似海:回馈桑梓

“在我前行道路上所踏出的每一个脚印,都蕴含着母校的洗涤和嘱托。”提及母校,张连钢带着深深的感激与怀念,“我曾经是武汉理工的学生,也永远是武汉理工的学生”。在“连钢创新团队”获得“时代楷模”称号时,学校第一时间发去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张连钢在给母校的回信中提到:我时刻不忘母校的嘱托和恩师的教诲,秉承“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武汉理工大学校训,37年如一日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勤勉务实,努力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有所作为的人!张连钢校友的精神也深深鼓舞着理工学子,在学生们心中,总能铭记老学长那句“能否开创属于你们的时代,取决于你们今天有怎样的笃定和执着”的谆谆教诲,他也成为了所有新时代理工青年学习的榜样。

张连钢回母校作报告

张连钢受聘学校特聘兼职教授

谈及张连钢对团队及后辈的影响,团队成员们感慨地说:“他既是我们的导师,也像我们的大哥。”尽管张连钢不摆出专家的架子,总是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年轻人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年轻一代的要求有所降低。“在我们技术领域,‘大概’和‘差不多’是最要不得的态度。”张连钢在谈到科研工作时总是这样强调,“每一个数据都必须亲自核实,‘笨办法’往往比任何取巧的招数更有效。科研的灵感,往往就在那些脚踏实地的探索中闪现”。他还鼓励大家要自信,“我们要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迎来突破和成果”。

四十载岁月如梭,转瞬即逝。张连钢以不屈不挠之志,为港口事业书写辉煌篇章,开辟出一派盎然生机。展望未来,无数理工青年将踏着他坚实的步伐,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意志,以沸腾青春点燃创新之火,以满腔赤诚锻造强国之刃,展露锋芒,光耀四方。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正是在这股不息的奋斗洪流中,砥砺前行,铸就辉煌。

文:韩旭娜、董泽源、沈强;编辑:谢小琴;审核:赵衍民、肖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