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4-10-31 12:43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营造浓厚改革氛围,本网推出“改革进行时”专栏,报道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举措及成效,敬请关注。
新闻网讯 近日,长江日报以《党建引领 数据驱动 奋力谱写全面深化改革武汉理工新篇章》专题报道我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举措及成效。全文如下。
党建引领 数据驱动
奋力谱写全面深化改革武汉理工新篇章
数字赋能,教育教学体系重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落地见效,“让每个学生更卓越”的质保理念深入人心。
从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到国产首艘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等,学校参与研制的大国重器在长空、碧波和大地闪耀。
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学生典型纷纷涌现,“理工群星”耀眼璀璨。
与时偕行,日新者进;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探索创新,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蹄疾步稳推进以人事制度为牵引的综合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回答“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理工何为”。
改革有高度——统筹谋划 系统布局
旗帜引领方向,信念凝聚力量。
“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工作是贯彻中央和上级部门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的要求,也是学校党委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一项极端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工作。”在2021年1月15日召开的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工作布置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强调。
如何破解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为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布局,从中央关心、社会关注、师生关切的问题入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并形成一整套破立结合、全面发力的改革举措。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校加快推进并深化综合改革。2021年1至6月,学校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校综合改革工作,并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武汉理工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出台9个具体改革方案和20余项配套制度,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10项改革举措,同时出台《武汉理工大学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方案》,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改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人才评价等方面着力,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综合改革全面稳步推进。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自觉把握‘国之大者’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如何进一步传承行业特色、强化办学优势,如何进一步找准方位,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探索发展新途径新方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2月9日开幕的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上,校党委书记信思金在学校党委报告中指出学校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大会对未来五年如何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崭新篇章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今后五年和到2035年、2050年的战略目标,系统布局了十大战略任务,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绘就出完整、清晰的奋斗蓝图。
改革有力度——协同联动 精准发力
高校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学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点作用,全力以赴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理工”力量。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坚持“党建引领、数据驱动、协同共享、提质增效”方针,把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举措,将“建设数字化转型标杆大学”写入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列入第二个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教育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塑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激发教育数字化改革新活力。
“我们要积极应变,最为关键的是数字赋能、推进改革创新。”2022年5月26日,高质量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大会召开,掀开学校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新篇章。大会围绕“深入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布以教育信息化为引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5·30”行动计划,打造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新生态。
“你们可以坐在智慧教室里,超清大屏一屏纵览、翻转课堂混合学习,享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可以登上智课云端,万余部国家智慧教育课程、千余门‘理工金课’、百余堂企业创新微课任你学习。此外,融汇国际交流、社会实践等研学课程的‘暑期卓越学堂’,可以满足大家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嘱咐同学们要尽快适应并融入“开放学、跨界学、融合学”的“师-机-生”教育“三元场域”,学习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一起学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更加互联、开放、共享、个性、敏捷”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已然形成。
国内唯一一家水路交通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优化整合、多名教授获评院士……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3项,参与完成获奖2项成果,获奖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召开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和科技工作大会,优化科研机构设置,创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攻关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实现大转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涌现出系列标志性的科技成果,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贡献理工力量。
从“定编”“定岗”“定责”“定薪”四个方面推进人事“四定”工作,实现岗位设置和评价的个性化、精准化;改革学生评价,从以结果性评价、单一指标评价为主转到以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围绕“三干三效”构建质量评估体系,通过数字化与“教、学、研、管、评”的深度融合,强化过程评价、优化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学校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牵引的综合改革正加快推进,数据驱动的学校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
召开党委人才工作会,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引育并举集聚优秀人才;全面推进“大思政课”体系建设,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每年选拔培训百余名党政管理干部兼任思政课教师,讲授思政课;打破学科、学院壁垒,深化学部制改革,优化重组材料与土建资环学部、交通与船海工程学部、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部、信息学部等7个学部,充分发挥学部学术实体职能,引领和带动所属学科方向快速发展;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大力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引领计划,建立襄阳示范区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青岛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等16个异地研究院,探索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同向发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改革有速度——数字赋能 提质增效
“学校作为全国首个‘全程线上不入校’评估试点高校,为你们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培养环境;学校智能运行中心(IOC)服务热线精准回应你们的诉求,学校首辆无人驾驶的自动接驳车在梅岭路上缓缓而来……”在2024年学校毕业典礼上,校长杨宗凯用“系统展示,数据说话”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回顾求学时光。
在数字化转型标杆大学建设中,学校牢牢抓住“数据”关键要素,将数据驾驶舱作为抢抓教育数字化“新机”的“利器”,3个月建成数据中台,校长“数据驾驶舱”“7天实现从0到1”,10天建成所有院长“数据驾驶舱”,充分发挥数据驾驶舱辅助决策作用,以信息化为引擎提升学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难题的能力。
“数舱不只是用于看,更多要用来干。在数舱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一舱多用、多舱互动,将小能化为大能’。”校长杨宗凯说。
在校长“数据驾驶舱”,学校重要决策会议实现“系统汇报、数据说话”,随时“掌舵”学校发展方向;智能运行中心的大屏上,围绕学生、学科、教学、科研、人才等关键领域,汇聚106个关键指标形成综合校情“十大指数”,全校各院系、各部门教学管理信息一屏纵览、一目了然;校长在办公室一键触屏便可调阅各课堂情况、同学院负责人可以共驾数舱科学决策、各部门负责人能及时收到AI校长助理的任务推进和偏离提醒……校长、处长和院长“三级链接”的“调度驾驶舱”,以数据中台为连接,数据同根同源,架构互联互通,纵深协同推进学校管理更加精准化、扁平化和透明化。
在立体化数舱之上,学校积极发挥人工智能优势,上线运行首个AI校长助理,创新实施“红绿灯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及时提醒任务推进落实进程,显示既定目标达成与偏离情况。2023年6月,学校成功承办了教育部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充分肯定了教育数字化新赛道上的“理工速度”。
学校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将教育数字化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保障机制,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同学们打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学习场景。课堂内,学校启动资源与数据双驱动的理工智课平台,汇聚校内外高水平课程资源;课堂外,数字图书馆全年24小时为读者提供服务,教育数字化体验与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项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推进教育数字化 数字化赋能 让教与学更智慧》点赞学校教育数字化典型做法。
改革有温度——以人为本 惠及民生
2024年新生报到现场,学校智能运行中心(IOC)调度驾驶舱上描绘了一幅“通过数据感知、分析和干预,实现迎新资源优化配置”的精彩画卷。从电子显示屏可以看到,驾驶舱共有人车实时数据、校园数字孪生地图和资源保障三大板块。其中数字孪生地图接入了学校各校门、交通干道、食堂等重要点位的摄像头,可查看新生实时报到情况、食堂用餐统计与实景展示、校内重要点位实景展示、交通热力图、异常报送等6类功能应用,实现一屏通览、一键通达、一跟到底。通过信息化,将学校管理转化为服务,提高学校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远程操作,“开”着无人车进入矿山、深井及有毒有害等危险复杂环境中作业;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穿越”到千里之外的港口码头,当一回水手,体验风高浪急的驾驶场景……在学校未来学习中心,一幕幕数字赋能场景令人耳目一新。学校引入三大行业、头部企业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应用场景和成果产品,将“教”与“学”边界由校园延伸至企业前端和产业一线,建成未来学习中心20个沉浸式体验学习场景。未来学习中心把现代化行业企业的智能发展、绿色发展等“移”到学校,在这里,师生不出校门就能全方位感知数字时代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让学生真正做到时时学、处处学、无边界学。
2022年9月,1400余名本科新生正式开启“智慧书院”新体验。学校以书院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引领,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打造集智慧空间、智慧管理、智慧评价于一体的“智慧书院”。在书院,学生仅需简单预约,即可自助使用“1+7”育人智慧空间,学生们在这里完成学业任务、丰富课余生活;通过“智慧学生系统”,学生足不出宿舍便可完成选课、查询成绩、预约图书馆座位等日常事务办理;学校落实“五育并举”,通过“多维成绩单”实现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多维度“智慧评价”,助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改善“微服务”,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和满意率。“教工一张表”、电子签章系统、智慧学生系统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校园和学生宿舍门禁集约化建设和智能化管理,校医院就医信息化系统升级等,便捷师生事务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路”。全新亮相的食堂与教育超市,为师生带来更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从校园绿化的补种维护,到水电能源的安全保障,校园基础设施及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从支持线上申请水电维修到投放超530个充电桩,从校内住宅加装电梯到教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基金,平安校园各项建设推进顺利,方便师生,提高效能。
改革任重道远,步履永不停歇。全面深化改革是“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必由之路,更是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的根本动力。未来,学校将继续勇立潮头,砥砺奋进,以改革创新为笔,以拼搏进取为墨,绘就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教育画卷,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谢小琴、朱可馨、谢昕恬;图:许余庆;审核: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