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力量】胡斌:风雨无阻 守护水电“脉搏”

发布:2024-05-06 09:33 来源:党委宣传部、余区管委会

大字号

检修、抢修、保供水供电……在安静祥和的理工校园,你总能看到那么一群人:他们身穿蓝色工作服,手拎工具箱,奔走在水电服务第一线,一双巧手让设备“手到病除”,一片匠心守护校园水电“脉搏”,余区管委会综合保障科管网维护中心主任胡斌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初夏,记者走进学校水泵房和配电室,走近胡斌,感受他的初心和匠心,感受他“甘为人后,勤为人先”的责任与担当。

水电安全的“守门员”

作为一个后勤人,对待工作事事认真、事无巨细、保持热忱,这已经成为刻在我骨子里的自觉。”胡斌说。

七月的江城,骄阳如火,酷热难耐,在这挥汗如雨的日子,胡斌带领着检修人员在配电房对低压侧设备进行检修。从配电箱的电缆接线到分间箱接线线头,从每一颗螺丝到对设备外观的检查……在夏蝉的鸣叫声中,在扳手、万用表、电力笔碰撞出的交响乐中,他头顶烈日,走遍余家头校区的每一个角落。从航海楼到图书馆,从中心配电室到家属区南区、北区,从东配楼到液压配电室,他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处供电设备、每一处配件,身上的衣服汗湿了又干了,显出盐渍。“流汗是小事,但关系到师生用水用电安全可是大事,哪怕是一个小小螺丝钉,也不能马虎”,在胡斌心里,个人的辛苦和劳累微不足道,正常保电供水才是他心中的头等大事。

夏季高温,用电负荷大,容易引发用电故障。从2013年开始,每年7月中下旬,胡斌都要冒着酷暑,跟同事们一起,对学校供水供电设备设施进行检修。

   “之前的水电线路没有电子版的图,从哪到哪是哪个线路,开关在哪里,都是用文字记录”。2011年胡斌步入现在岗位,他用两年的时间摸熟了余家头校区所有供水供电线路、管道分布和设备情况,为保证校区供水供电设备正常运转,胡斌日复一日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作为校区水电安全的“守门员”,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他却乐在其中。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不断地维护设备,把工作做在前面,才能更好地守护校区师生的水电安全。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看得见的,是教室、实验室、家属区等地方无数个夜晚的灯火,是干净澄澈的生活用水;看不见的,是胡斌等“守门员”们徒手爬楼梯检修时的胆战心惊,是顺着传感器连接线走暗沟、下暗井的艰苦劳累。

抢修一线的“急先锋”

我的手机从不关机,基本上每个实验室老师都有我的手机号,任何时间联系我,我随叫随到。”作为水电检修战线的“轻骑兵”,无论昼夜,胡斌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作为拥有火眼金睛的“侦察员”,他总能最先发现问题,并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完。

供水管破裂?现场情况怎么样?你别急,我马上到!”201912月的一天,正值午间,接到电话的胡斌撂下碗筷便匆忙赶往现场。出于对校区所有供水线路、管道分布的熟悉,他很快知晓破裂的供水管道涉及食堂、图书馆和部分学生宿舍供水,若不及时维修将会影响师生正常用水。在排查渗漏原因确定漏水点后,胡斌与同行维修人员开始进行抢修,经过13个小时紧锣密鼓地作业,直到深夜抢修任务终于完成。胡斌长舒了一口气,披着月光回家了,虽然身体很累,但内心却如释重负。第二天清晨,食堂窗口准时摆好了可口的饭菜,学生宿舍的洗漱间响起哗哗的水声,胡斌也一如既往来到配电室巡查,开始忙碌的一天。

每当水电设备出现故障,他总是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对胡斌而言,面临的不只是在深夜抢修供水管道,还要在大雨时解决险情。“雨声就是我工作的号令。只要下大雨超过25分钟,哪怕是半夜睡着了,我老婆都会第一时间叫醒我,我会立即赶往水泵房进行查看。”

20228月,一天傍晚突下暴雨,胡斌急急地冒雨赶往位于航海楼地下室的水泵房。由于航海楼地势低,加上友谊大道施工改造,只要雨下得大点或者久点,地面的水就会往水泵房渗透、倒灌,稍不注意就会淹没、损毁设备,影响正常供水。当他赶到水泵房时,雨水和混杂着下水道淤泥的污水不停地往里灌,他干脆脱了鞋赤脚在水里守着,随着水位的上涨和下降手动进行抽水操作。这是一项离不开人的工作,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胡斌架起了他的水中“工位”——两块砖头,摞上一把木椅,双腿盘曲,坐在上面观察,等待着下一次的抽水、排水。雨第二天还在下,在涌动的水流声与抽水机的轰鸣声中,他在水泵房的工位上守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中午,刚从航海楼污水中脱身的胡斌接到电话,余家头校区大面积停电。雨后38度高温的蒸煮,遇到停电,校园内师生和家属区居民苦不堪言。胡斌一边与供电公司询问情况,一边马不停蹄赶往现场排查故障,忙碌中不忘告知停电原因安抚师生与居民的焦躁情绪,同时启动二路电源,最大限度降低停电影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最终确定电路故障点是校外家具大世界停车场地下的某处电缆。当时地表温度高达60多度,现场不仅需要请电力公司掀开水泥板找到被封死的电缆沟查看电缆,还要与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协调。从排障到挖掘再到检修,整整30个小时,胡斌始终值守在现场。“豁得出、顶得上、靠得住”,这是同事们对胡斌的一致评价,也是他日常抢修工作最真实的写照。

独具匠心的“勤务兵”

校区发展日新月异,但校区水电设施设备却较为陈旧,无法实时预警监测、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监管、非可视化数据导致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频发,胡斌对此体会颇深。为进一步优化用电环境、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他带头参与了余家头校区基础电力改造工程。

2018年,余家头校区基础电力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此前,胡斌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综合多方资料,历时400多个日夜,编写出电改方案与设计共计一万余字,确保实现“不接错一根线、不错设一个逻辑、不画错一个回路、一次启动成功”。为了实现电缆铺设的最优方案,胡斌和设计团队顶着烈日,忍受蚊虫叮咬,一遍遍地调研走访,一次次地进行现场勘察,只为摸清校内每一处电缆沟的实际情况,最终完成了勘查工作。作为低压供电线路维修改造工程甲方代表,他放弃暑期休息时间,为校区主要楼宇增加12条电缆,为教室、医院、实验室配备低压供电设备,缓解了区域供电紧张,电缆负荷过大等问题,完善了配电建设。为最大限度减少电路改造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他积极协调施工安排,选择在节假日进行施工。他也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学校低压电改维修改造工程最终平稳有序完成。他说:“这是关系到校区发展的大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做,就要做到最好。”

工程完成后,再也不会出现缺电、用电紧张以及电容量不够的情况了,可视化的数据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便捷。”2022年,基础电力改造工程全部落地。原来电力分配不均匀、故障频发工作量繁重的状况已成过去式,迭代而来的是集高可靠性与安全性的用电环境、校园末端用电用水设备能耗数据的可视化检测、安全隐患及时预警等特色功能于一身的校园一体化水电系统。

技术与设备在更新迭代,胡斌也在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面对新款高压柜功能不了解、操作不熟悉等情况,他第一时间联系厂方技术人员寻求正确的操作指导,学习数值的设置及数值反映的问题,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操作手册在脑海中一遍遍进行演练。胡斌扎根于自己的岗位,深攻创新、精益求精不断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水电精神,彰显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水电人风采。

传帮带路上的“践行者”

刚到单位的时候,除了我的师傅,部门上下就我一个人可以操作高压开关的合闸,我意识到培养新的尖子兵刻不容缓。”2015年,胡斌经过刻苦学习和练习,在部门中第一个拿到了《特种高压操作证》。自我进步的同时,他不忘带动同事一起努力、持证上岗,“我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学习和进步,这不仅是做好维护与检修工作的保障,更是对生命安全的保障。”

业余时间,他带领着同事熟悉并练习考题,分享自己对难题的理解,通过互问互答、实地模拟和演练等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在胡斌的带领和帮助下,2022年,魏金龙、李鹏、张伟也顺利拿到了《特种高压操作证》。

从高压开关柜到低压配电柜设备,从名称到部件,从功能到操作、从故障点到检修方式……他像一个讲解员,将知识拆开再一一讲解。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他的帮助与付出。”魏金龙至今对2018年图书馆水泵房故障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的他毫无头绪,是胡斌带着他,徒手爬上图书馆9楼一层半高的铁梯,逐步进行故障排查:液位阀是否故障?输水管路是否漏水?水泵电器控制系统是否损毁?在胡斌的引导下,他终于检测出是水泵电器控制系统的一个传感器损坏导致了本次故障,换下传感器,恢复供水,检修工作顺利完成。

由“匠”精进为“师”,让“工作新秀”成长为“业务骨干”,虽不在三尺讲台上,胡斌却将十多年来的宝贵经验和精湛技术倾囊相授,让“一个人成长”向“一群人成长”转变,让工匠精神不断传递,发光发热。

工作中,只要同事因病、因事不能够到岗,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他都会义无反顾地顶上去。他说,“虽然我做的事很微小,但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做好了,突发的小情况会立刻得到解决,才能防范大问题。”

栉风沐雨,真情服务,作为负责余家头校区供水供电的一名工作人员,胡斌坚守初心、久久为功,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于平凡的岗位上以‘初心’筑‘匠心’,在服务一线中书写精彩人生。”余家头校区管委会书记李洪彦说。

文:谢小琴、谢冲、官文文;图:栾相识

编辑:曹明;审核:吴先超、于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