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视点】校党委书记信思金谈“高校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

发布:2024-03-27 11: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大字号

新闻网讯 3月27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以《“高精尖”如何“接地气”?——三委员共议“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为题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校党委书记信思金谈“高校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这一热点问题。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也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高校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之一,承载着科技研发、服务社会、促产业改造升级等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面对的系列使命。本期我们特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全国政协委员、良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欧阳宏伟,共同探讨“高校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这一热点问题。——编者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我们需要更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识:高校要在“与时俱进”中敢做“真创新”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摘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我们需要更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介绍,“当前我们的‘国家三大奖’,即中国科技领域的三个最高等级奖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中,60%左右的奖项是授予高校的;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80%左右是由高校承担的;一些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项目也都是由高校承载实施的。”

武汉理工大学刚刚助力了包括“爱达·魔都号”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国产C919大飞机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建造,信思金表示,“自己在其中深感荣幸也更感使命之重、责任之大。”

高校对推动科技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就现实反思,委员们认为:高校还有许多“潜能”待激发。

“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对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两句论述印象深刻,基于一线实践,他在采访中指出,高校深化改革已是时代必须,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着深远影响。

“如果高校不改革、不抓紧时间与机遇去做好学科专业的布局和调整,就会被时代发展甩在身后。”汪小帆认为,高校一方面要在学科布局规划上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要在“与时俱进”中敢做“真创新”。“近年来,在高校的学科布局中,不少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人工智能’的专业,但当我们走进如此‘先进’专业的教学实践场时,仍不免感慨:很多教学方式、内容等软硬件仍然是‘落后’的。”汪小帆感慨。

转化:让高校科研成果造福于民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摘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良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欧阳宏伟在个人账号上展示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时,收到一位陌生网友的评论:“发论文都世界一流了,能不能有点实质性的转化呢?”

面对这一犀利的提问,欧阳宏伟快速积极回应。随即他借助个人媒体账号再次向公众展示了系列“转化”的成果,如参与成果转化的独立研究员创办企业7家、兼聘研究员创办企业4家。“我们关注科研创新,但同样关注创新对于产业升级改造的现实意义。”

“相比到新型科研机构或企业从事技术攻关的工作,当前博士毕业生会优先选择高校及传统科研平台,进入产业界的数量实在有限,这样不利于新兴科技公司和产业发展。”对此,欧阳宏伟很是忧心,他借助中国教育在线2022年发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向记者展示高精尖人才参与社会企业实践转化不足的问题,“2021年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中,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占67.4%,企业仅占27.4%。”

在汪小帆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要关注“转化”问题。而在其中,更要特别关注小微企业对科研成果的转化需求。“当前量最大、面最广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且按照现有趋势,他们还有着宽阔的发展空间。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为他们对接创新单位,以协助做好创新知识流转,创新人才引进等工作。”

汪小帆认为,新的时代背景为中小微企业带来机遇,也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绝不能沉浸于各项指标、各种评比之中。要充分挖掘并调动自身已有的优势,明确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走深、走实,以最大化地实现高校在‘转化’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然而,目前的现实令信思金感叹:“国家专利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为36.7%,而高校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只有3.9%。”基于此,透过数据,可以见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都被沉积下来,没有及时转化成生产力,更没有促成新质生产力发展。这对于科研人员的心血及国家的资金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

聚焦:需要系列政策促进各要素活力释放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信思金也曾分析造成高校低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的可能原因:“一方面,高校更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企业可能更关注效益。另一方面,很多教师比较缺少实际的工程经验,对企业运转模式的认知不足。”

“概念验证可以破解部分‘转化’难题。”今年两会期间,信思金特别建议,要采取系列措施加快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让信思金感到忧心的是,当前国内概念验证中心总体上存在服务水平弱、产出效能低、可持续运行难等问题,大量创新成果因得不到及时验证而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编者注:概念验证旨在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有一定社会应用价值的技术形态,以提高大学等单位的科研成果转化率。)

“科技的投入是有风险的。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处在发展上升期,对抗风险的能力还不够。虽然也重视创新,但自身的知识、实力不足以支撑‘创新’的引入,这需要我们加紧‘概念验证’工作建设,通过双向互认的方式,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与发展。正如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所强调的,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信思金表示,“概念验证”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将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中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

欧阳宏伟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光聚焦到各项要素均衡配备方面,他指出,需要壮大和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源等要素。

“要像鼓励农民种地一样,制定政策鼓励推进博士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兼具科研和转化能力的高精尖人才。同时,要支持专利转化。像土地承包一样鼓励专利转化,大部分专利如土地一般都是国有资产,制定完善的法律支持博士转化专利,化解科研人员转化时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再者,要设立投早投小的政府产业项目探索基金,帮助初创的小微企业和项目有序发展。”欧阳宏伟强调,“更好激活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者—博士,劳动对象—专利,劳动资料—经费,就能更好地释放博士、专利和基金的活力,催生更多科创企业并发展新质生产力。”

行动:来自高校的创新性探索进行时

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讲话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委员们在行动中系统思考、沉淀经验。

“我们进行高校改革的核心精神之一在于立足自身的已有特色。”接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以来,汪小帆带领学校不断探索自身的优势学科,并基于此搭建校内外深度合作体系。“例如学校的香精香料化妆品专业学生,无论是在校培养还是毕业就业时,都与相关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生们得到企业广泛认可的同时,也为学校推广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过汪小帆的介绍,记者还得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正计划推进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机制变革。“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会再深入挖掘不同学院的优势,预计将机械学院、电气学院、计算机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做实质性整合,以进一步满足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

与汪小帆一样,信思金也高度关注武汉理工大学的已有学科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学校的“两条腿走路”理念: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纵向的基础研究工作;二是注重工程应用,注重横向的学校到企业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

“我们近几年的发明,专利转化率大概为14.2%,高于我上面所介绍的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信思金介绍,取得这一成果的更重要原因在于武汉理工大学在2017年就独立成立了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以关注校内外联动的方式,专门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

对于欧阳宏伟而言,最为关注的是新型科创平台建设及“双创”型人才培养等问题。“建议支持建设省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作为高校本硕博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延伸,创办‘双创博士学院’,设置有3-4年周期的双创型博士后,鼓励、引导和培育更大比例的博士后人才群体成为具有科学家素养、企业家精神的双栖双创博士人才。”

“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与高校、企业科技力量应有所差别,承担科技在大学和行业之间的衔接,”基于以上理念,欧阳宏伟参与创办的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正在持续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多元集成优势,探索博士层级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实践,以催生新质生产力。从思到行再到思,欧阳宏伟还期待着:未来各地方可因地制宜地为更多的“双创型”人才搭建成长成才空间。

编辑:谢小琴;责编:曹明;审核:吴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