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本科教育】“一核双擎三融通”赋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发布:2024-01-05 09:24 来源:本科生院

大字号

学校依托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的建设、科学创新活力与科技创业动力的聚合、学科专业的融通、行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的融通、校政企的融通等多个维度,持续开展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多年来,学校以激发学生基于创新与创造的素质自我培育为切入点,形成“一核双擎三融通”全域系统化赋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见图1)。

图1 “一核双擎三融通”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核”是指以融合学校优势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为内核,以有形的物理空间建设来承载机制、模式和路径的体系创新。“双擎”是指以“科学创新”的活力和“科技创业”的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实现素质跃迁,以“梦工场”为媒介的各种创业实践打通学科专业壁垒,使学生在知识的跨界聚合和创新创业的互动互补中实现自我培育。“三融通”包括学科专业融通、行业特色与学科优势融通、校政企融通三个维度,涵盖了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学科-行业-社会三要素之间的互融互通,以此形成坚实的创新创业资源保障。

一、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举措

(一)构建双创人才培养的“梦工场”物理空间和制度特区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综合、系统、充分的实训载体,支撑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开展科技训练和创业实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变革,创设跨学科科创场景,学校协同专业学院、创业学院和职能部门,建设了新材料、陶瓷艺术、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大型邮轮游艇等十大专题“梦工场”(见图2),孵化面积1.9万平方米,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物理空间载体和多样化的创业实践资源。围绕教育教学、教师评聘、资源共享等方面,如学分认定与免试研究生推荐等制度,激发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实践内生动力,出台并构建了一整套制度体系。

图2 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架构图

(二)推进科学创新内源,驱动高质量科技创业的实训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科学创新和科技创业双擎协同赋能,并与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衔接,激发学生基于创新与创造的双创素质主动跃迁。携手学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实施科研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设置“创新训练类、创业训练类、创业实践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学科竞赛牵引科学创新实践,以“三创赛”“互联网+”等高水平赛事为抓手,遴选优质创业项目展开孵化;为师生提供创业指导、孵化服务,扶持师生同创,推动优质项目落地,以价值创造为主线拉动学生科技创业实践。聚合科学创新活力与科技创业动力,创新创业互动互补,大学生自我培育呈现出研究型、应用型和创业型的多样化,不断解锁创业的深度、广度、精度。

(三)融通学科专业群,打造多层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整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迭代的空间,激励学生知识迭代聚变和能力升级。学校深入探析专业教学与创业实践的耦合、共振机理,挖掘专业课程的创业元素,以“深扎根、广覆盖、多层次”思路,植入创业素材。设计“通·专·创”交融互促、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发了47门通识公选课,设置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专创融合专业必修课程、创新实训或创业实践环节、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有创业兴趣和创业潜质的学生,设立“创业管理”硕士学位点和本科专业、“专业+创业”试点班、辅修双学位等四个层次培养模式(见图3)。

图3 覆盖全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四)融通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构建创业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将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价值链条充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构建了“创客空间—梦工场—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五级创新创业孵化链,建设跨学院、跨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31个(国家级5个、省部级8个、校级18个),包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政府先行先试的政策扶持基地(13个);先进材料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基地、虚拟现实(VR)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学科行业前沿的技术应用基地(8个);华为ICT学院创新人才中心、海尔武汉理工创客实验室等行业重点企业合作平台(6个);汉阳区人民政府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校政合作平台(4个)。创业基地覆盖学校全学科、50个特色专业(含28个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辐射新材料、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现代金融与社会服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领域。

(五)融通校政企,构建多元协同的双创教育资源矩阵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重构创业教育多元资源协同的结构,打通管理机制“最后一公里”。学校依托工商管理专业设置创业教育辅修第二学位(2016),开办创业管理方向试点班(2017),设置创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位点(2019),设立创业管理本科专业(2022)。以价值创造为引导,将政府人才导向、企业技术服务、学校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有机统一,再造教育链、贯通创新链、打造创业链、辐射产业链,形成多元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矩阵。引入政府、高校、企业等作为多元执行主体,保障多元师资,融合知识、政策、资金、专利、设备、平台等资源要素。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依托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组建涵盖优秀学者、知名企业家、创新创业教育专家、风险投资人、杰出校友等600余人的导师团队;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改革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实施“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鼓励教师参加双创系列培训。

(六)构建价值引领、文化浸润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牢记“国之大者”,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学校强化信念筑基,与新华网共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课程思政有力融入双创教育;将个人和社会、教育和实践有机统一在大学目标和职业理想教育中,打造“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等多门国家金课。强化科技筑巢,通过“卓研杯”研究生学术科技节、“闻贤论坛”、“在创风云”、“理工合伙人”研究生创业挑战赛以及本科生“创新杯”等特色品牌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文化。强化文化筑场,每年在“大创”项目中设置“红旅”专项;围绕家国情怀培育和核心价值追求,开展“思政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成效

(一)积极协同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学校系统解决了双创人才培养物理空间建设定位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力和动力问题、创新创业资源整合模式问题,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整体方案借鉴。伴随成果的实践和完善,有效助推了学校师生共创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基于创新与创造的创业素质自我培育的潜能,也有力助推了学校新工科、新文科的建设。

(二)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和创业动力,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增效

学校获得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等国家级荣誉7项,获得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示范创业学院”、省人社厅“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5项;近五年学生共获得创新创业奖项2200多项,其中国际奖45项、国家奖近300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100)》中,学校2018年和2022年两度获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梦工场学生在孵企业123家,毕业企业327家,产值达4.5亿元,累计融资近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9家,政府奖励资金2600余万元。

原文刊载于《教育国家交流》杂志,本文有删节,作者:肖静

编辑:谢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