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06-08 17:37 来源:档案馆、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武汉理工大学百年历程中的一大批革命先辈,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底色和久久初心在党的革命史上留下了瑰丽篇章。红色基因,生生不灭,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蓬勃开展之际,【理工故事】聚焦理工校史上的革命先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革命精神,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
1957年,时任交通部港航监督局局长的李清被抽调至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担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当年37岁的李清身材瘦削、作风朴实、办事干练,有着出色的理论功底和演讲水平,师生们对这位曾在延安马列学院当过教员的“年轻的老干部”充满好奇,争相参加他的报告会,一睹风采。
李清
李清,河北宁河人。小学时,11岁的他作为学生代表,在石家庄抗日救国大会上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初中毕业后,他负笈北平,就读于北平大同中学。1935年,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加入北平大中学生游行示威的队伍,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进犯北平,李清在流离转徙中投笔从戎,奔赴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1938年3月,刚过完18岁生日不久,李清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抗大毕业后,李清进入新成立的延安马列学院深造。延安马列学院是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重点的干部学校,教师有艾思奇、范文澜等著名学者,学员有李先念等红军将领和地下党干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经常来校作报告。李清聪敏勤勉,善思好悟,很快从学员成长为教员,并被派往抗大、陕北公学等学校讲课,被学员亲切地称为“马列学院小教员”。
1944年,随军南下前的李清
1944年,李清作为抽调干部随军南下,在部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1945年下半年,他调任鄂东军区三旅八团政治处副主任兼教导队政委。1946年,他转调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工作,并以思维敏捷、作风严谨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周恩来的肯定。1947年,李清调往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先后任东北工业部干部处处长、人事处第一副处长等职。1949年,李清南下长沙,参加长沙解放后的接管工作,先后任长沙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等职。他领导开展的长沙市“五反”运动,受到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被介绍到全国。
1956年,李清(左边签字者)作为代表在越南河内签署中越海运协定
1952年,李清调入交通部,先后任交通部河运管理总局副局长、海运管理总局副局长、港航监督局局长。期间,他牵头推广苏联内河一列式拖驳运输法,并作为中国航运代表团团长与越南协商签订两国海上运输协定。
1957年,李清被任命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副院长。任命书由周恩来总理签批
1957年,李清赴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在当时的“反右运动”中,学校一些老师受到冲击。李清十分注意运动中出现的扩大化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了一些教师和青年学子,并提倡在学术讨论上要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针对学校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的问题,李清认为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主要工作,要抓住“三才”(人才、教材、器材,简称“三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并提出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建立起一支千人规模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学校先后选派了数百名学生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成后回校任教。这批人员后来成为学院发展壮大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人成为学科领军人物。
李清到任时,学校由于校园规模狭小、条件简陋,正规划在武昌余家头兴建新校园。李清来校不久,即组织成立新校区规划设计委员会,提出新校园建设事关学校百年大计,必须向高、精、尖努力。至1960年李清调离时,一座规划科学、分区明确、风景宜人的园林式新校园已见雏形,其中的教学大楼如今是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1958年,李清(右边前排站立者)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电工教研室研制现场
1961年,李清调回交通部,先后担任交通部人事局局长、船检港监局局长、副部长、部长等职。担任交通部部长期间,他锐意改革,提出“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的改革思路,力推交通运输市场化改革,推动交通运输市场向全社会开放,激发社会各方办交通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清同志的一生,是南征北闯、矢志革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坚持信仰的一生。在他77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我校的工作经历只是其中的一段插曲,却给我校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交通学科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根基,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理工人奋发踔厉,追求卓越,为“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不懈奋斗。
(撰稿:牟凯旋 策划、审稿:黎江东)
参考资料
1.李清——生平纪实与论交通改革[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
【小资料】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历史沿革
1946年1月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创立,1949年7月在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基础上,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交通部交通学院成立。1951年7月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武汉交通学院,1952年11月更名为武汉河运学院,1957年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92年7月,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和由1945年创办的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职业学校发展而来的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合并,1993年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2000年5月,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与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
往期回顾
百年理工 红色传承① | 何长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