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号

【理工文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师资班同学回忆文章集

【编者按】1977年,100余(108)名校友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批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校门,成为学院基础部迎来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2021年,毕业四十年之际,这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同窗的牵挂,筹办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77级同学 “重走水运路” 活动,撰写水运基础部77级史实和77级同学回忆文章集,一份份当年的物件、一篇篇回忆录和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主题曲,无不再现77级校友们服从国家需要,勇于担当,孜孜以求、努力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工精神。

(以下文章为作者回忆,不代表本网观点)


毕业40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才发现我们当年的同学有许多正在奔向70岁甚至奔向80岁,才发现一些当年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都在变老,随时有可能随风飘去。

人老了都希望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不像名人那样,我们沒有那么多成就可以写成一本书,也沒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写回忆录,只有靠自己。然而,我们既没有作家的才华,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写一本书,所以,我们都拿起笔,在互联网上聚在一起,把我们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简称水运)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本书。


聚会让我想起的趣事

谢锋 7701班

2004年国庆假期,外地的同学回武汉,在母校举行一次同学聚会。

这次活动的“秘书长”唐湘晋等东道主贡献不小,在理学院楼前拉起了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7701班2004年金秋聚会” 横幅,很有气氛。期间我们在校园参观、聚餐,还去东湖游玩,秘书长特別安排了一个学生做摄影师,全程跟拍,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集体在学校大门前合影

在校园参观

204室舍友同框,就缺刘康勇同学

参观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一踏入母校,那熟悉的教学大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食堂和运动场,一草一木都唤起当年那些美好的记忆,有趣的画面象放幻灯片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有一次在阶梯教室上普通物理课,沈荣安老师讲转动惯量,在讲台上放了一个“茹科夫斯基凳”,准备演示试验。当沈老师讲完概念,要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时,下面有同学喊:夏跃进上去!自然辨证法班的小个子夏跃进兴冲冲走上讲台,双手拿着哑铃,双臂平举着坐在“茹科夫斯基凳”上。刚开始转动时,速度比较平缓,大家并没有觉得有啥新奇。当沈老师要求夏跃进同学收回平举着哑铃的双臂后,“茹科夫斯基凳”旋转瞬间加速,夏跃进同学顿时大惊失色,那个惶恐而显得有些滑稽的喜剧场面,引得全场一片哄笑。这个试验虽然简单,但它的演示效果极佳,让我们对转动惯量与半径的关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沈荣安老师讲话时带有顽強武汉口音,经常第一句是普通话,后面马上就切換成武汉话。稍停顿后,再以普通话开头,接下來又变成武汉话,自动转台,无缝衔接。我们武汉的学生听起来很亲切,但外地学生开始时都有点不习惯。不过,看得出來,沈老师一直很努力地想用普通话讲课,满足所有学生,让我们非常感动。

还记得教普通物理电磁学的李老师,他讲课语言幽默,讲到高斯定理时,他很认真地说,我们现在请出“低斯先生”,以至于我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后来才明白,那是李老师对高斯定理发明人的戏称,希望加深我们对高斯定理的印象。多少年后,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还记得这位“低斯先生”,从而也一直记得高斯定理。

那次聚会我们聊了很多有趣的往事,參观昔日学习生活的校园,觉得变化很大,感慨良多。 第二天上午游东湖,空气清新,碧波荡漾。当年读书时,班级也曾多次组织遊览东湖,踏青赏花,游泳消暑,都有磨不去的深刻印象。

聚会的欢乐是短暂的,回忆却是那么温馨和幸福,水运往事是我生命中永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