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号

【理工文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师资班同学回忆文章集

【编者按】1977年,100余(108)名校友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批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校门,成为学院基础部迎来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2021年,毕业四十年之际,这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同窗的牵挂,筹办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77级同学 “重走水运路” 活动,撰写水运基础部77级史实和77级同学回忆文章集,一份份当年的物件、一篇篇回忆录和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主题曲,无不再现77级校友们服从国家需要,勇于担当,孜孜以求、努力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工精神。

(以下文章为作者回忆,不代表本网观点)


毕业40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才发现我们当年的同学有许多正在奔向70岁甚至奔向80岁,才发现一些当年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都在变老,随时有可能随风飘去。

人老了都希望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不像名人那样,我们沒有那么多成就可以写成一本书,也沒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写回忆录,只有靠自己。然而,我们既没有作家的才华,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写一本书,所以,我们都拿起笔,在互联网上聚在一起,把我们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简称水运)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本书。


郭玉短文四篇

郭玉 7702班

我在校篮球队做救火队员

在水运上学时,我除了参加校足球队踢球外,还参加了校篮球队。在篮球队,我虽不是绝对主力,但也算是个主力队员。一般情况下,每场球都能上场一段时间,而当赛事进入白热化时,教练必定要把我派上场,成为教练的救火队员!

1981年武汉地区大专院校篮球联赛时,由于我校体育馆还没建好,我们都是在外校的场馆进行比赛。而且,那年正好轮到我们学校作为主办单位,我院吴秀恒副院长担任组委会主任。比赛采用循环赛制,按积分定名次。在对阵华中工学院球队时,我队赢了至少十分以上。这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我队队员张宁同学当年报考大学时,曾想以篮球特长被华工录取,可在面试时华工篮球队教练并没有看中他,这使张宁十分失望,心里也憋上了一股子气。后来,他被我院录取,并参加了我院学生男篮。这次对阵华工,张宁打得非常卖力,决心要在华工教练面前将华工队打败。对这场比赛,我留有很深的印象。

在这次联赛中,我队有两场关键的比赛。一场是我们对阵武汉钢铁学院队,比赛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体育馆进行。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紧张,比分胶着。在比赛最后阶段,钢院队采取全场紧逼,教练就让我上场控制球,以便稳住阵脚。那场比赛尽管我们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我队仍以一分之差败给钢院,给我们争夺冠军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赛后,教练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吴院长也为我们打气,希望大家重振旗鼓,把我队最后一场比赛打好!

我队最后一场比赛是在武汉钢院体育馆对阵武汉大学队,如果我们赢了武汉大学,我队还有可能获得冠军,如果我们输了,可能就是第三或者第四名。这场比赛的胜负对武大队也至关重要,因而双方都非常重视这场比赛,赛场上的紧张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吴院长等校领导也亲临现场观战助威。上半场,双方比分交替上升,难分胜负。到了下半场,武汉大学队改变战术,采用全场紧逼,打乱我们的阵脚,使武汉大学队的比分开始领先并拉开较大差距。这个时候,教练安排我上场,发挥我善于奔跑和反应灵活的能力打乱对方阵脚。由于这个战术比较奏效,临近比赛结束前两分钟,我们已经快追上武大的比分,仅以6分之差落后。但是,我们毕竟是业余水平,不是像现在的NBA,最后几十秒都可以捞到积分。要在最后两分钟内赶上武大,希望确实很渺茫,大家都觉得,我们输定了。但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对方一名外号叫黄毛的球员运球窜到我面前,我乘他不防,突然把球掏掉,并快速反击得了两分,这样比分只差四分。紧接着,他又一次带球出现在我面前,我又一次拦截成功,并快速反击,将球投进篮筐。这一击使我们全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武大队却十分紧张。我们一鼓作气,再次发动进攻,又进一球,终于将比分扳平!这样,我们获得了加时赛的机会。

在加时赛开始及比赛间隙,我队运动员累得只能坐在地上,听教练布置战术,吴院长还亲自多次给我揉腿,为运动员打气加油。吴院长的举止让我十分感动和敬佩,使我久久难忘。在加时赛中,双方队员都使出浑身解数,第一轮加时赛打平后,又进入第二轮加时赛,第二次加时赛又打平,进入第三轮加时赛。此时,双方运动员体力透支,我的腿也开始发软。最后时刻,老天爷保佑,我们队终以两分的优势胜出,奇迹般地战胜了武汉大学队!赛后,教练和队员们都亲切地称我为救火队员。

在这次联赛中,我们队与武汉钢院积分相同,但钢院队曾胜过我队,所以,联赛最后的排名仍是武汉钢院队名列第一,我们队名列第二。虽然我们只得了亚军,但是我仍很欣慰,这是我们全体队员和教练努力的结果,是学校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有我这个救火队员的一份奉献!

郭玉讲故事

今年是我们毕业后的第40个年头。想起在水运的大学生活,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难忘的时光,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在这里,我讲几件当时的学习生活小事,共同回忆我们的青春年华。

故事一:打赌从五层楼跳下,赔5块钱。

有一天,好像是大家讨论大楼起了火如何逃生的话题,我们住的房间正好有一个平台,我们就讨论如何从平台逃生。有人说可以跳下去,有人说这怎么可能,5层楼跳下去,不摔死也摔残废了。陈少平同学坚持说没事,还要和人打赌,说谁跳下去,如果有事,他赔钱。谢奇问他赔多少,陈少平同学咬了咬牙,很大气地说:赔五块⋯⋯!

故事二:你说的就是普通话!

大家都知道,余泽昌同学是福建来的。大家一起生活了几天后,余泽昌同学操着福建普通话对谢奇说:谢奇,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谢奇操着武汉话回答:我说的哪里是普通话,明明是武汉话,郭玉说的才是普通话。余泽昌非常笃定地对谢奇说:我认为你说的就是普通话!

故事三:英文单词"全部"是一个A加两个棒棒

我们77级入校时,英语基础非常差,都是从字母开始学起,也就有了一些与此有关的故事。记得我们的英语教材都配了一个单词本,男同学们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上厕所一定要带上英语单词本。有一次,我们寝室一个同学匆忙上厕所时记得带了英语单词本,却忘了带卫生纸。方便时只顾着背英语单词,完事才发现没带卫生纸,情急之下,只好从单词本撕下两页来解燃眉之急。后来,当寝室其他同学发现该同学的单词本少了两页,都来猜是什么原由,才终于挖出了背后的隐情。还有一次,同学之间互相考英语单词,有一同学问:英文单词"全部"怎么拼?另一同学回答道:一个A加两个棒棒!

故事四:谁占便宜了?

上大学时,我们宿舍里的同学每晚上床睡觉,关灯后都要聊会儿天。有一次,一个同学自曝失恋了,那时同学谈恋爱的比较少,一时大家都非常好奇,有人就问他:亲过么?亲过么?失恋同学狠狠地怼回去:亲过又么样,你以为占了便宜?根据牛顿定律,亲嘴双方接触面一样,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什么便宜都沒占到⋯⋯。不愧是力学班的,把力学概念精准运用到了生活中!

故事五: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什么外语?

那时,我们除了学英语,到高年级的时候,还可以选学第二外语。另外,大家也都知道,北京有个第二外国语学院,简称二外,由此就引起了概念混淆的误会。有一天我们班上一个同学突然问我:二外学什么外语?这一问把我搞蒙了,头脑里一下子把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二外”与我们课程里的第二外语的“二外” 搞混了。我的直觉是,第二外语可以选学日语、俄语、德语、法语,但我怎么知道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什么外语呢?我正纳闷着,猛然理清了头绪,就回问该同学:你说第二人民医院治什么病?这时,在场同学一下子都明白了过来。

故事六:假牙跑哪去了?

读大学时,学生生活比较艰苦,伙食的油水不够。同学们为了打牙祭,有时周末会结伴去汉口江汉路四季美汤包馆吃汤包。有一回,一位同学吃得兴起,一次吃了八笼,饱歺一顿后回来,到了寝室,突然问我们是否看到他的假牙?我们都知道,该同学嘴里装有一颗假牙,他时常会用舌头把假牙抠出来,在嘴里含着。现在,突然发现假牙不见了,我们都怀疑,他刚刚大吃汤包时,会不会把假牙也吞下肚子了?如果真的吞了下去,那还是有危险的。我们都建议他去医院检查一下,该同学去了校医院,但那里医疗条件有限,竟然没什么办法可以确定假牙是否在肠胃里。医生只是说注意观察,看看是否会从大便中排出。结果,一直沒能弄清楚假牙到底去哪了,至今还是个悬案。

我的好朋友宛毅

宛毅是7701数学班的,我则在7702力学班。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班级,但由于我们家都在汉口,两家住得比较近,每个周末我们都会一起回家。学校放假时,我经常去他们家玩,来来往往,接触多了,两人就比较熟悉和亲近了。  

宛毅父母是解放初期的大学毕业生,算是老知识分子,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受家庭影响,宛毅养成了爱学习、勤思考的好习惯。宛毅初中毕业就作为知青上山下乡了,那时他年龄比较小,在农村插队落户的艰苦环境里,锻炼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宛毅还有个弟弟, 77年高考,他兄弟俩都考上了大学,实属不易。

宛毅为人正直,刚毅豪爽,聪明睿智,勤奋好学,爱好广泛。他除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外,也爱好体育活动,蓝、排、足球都会打,而且桥牌和围棋水平也比较高,记得我的桥牌概念还是他教给我的。学校放假时,我时常去他家,与他一起打排球、打篮球或打桥牌。他父母都是四川人,吃东西很讲究,做得一手好菜,估计解放前也是大户人家子弟。有时他父母会留我在他家一起吃饭,让我感到十分温馨,印象非常深刻。

参加工作后,宛毅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成为国内首批与美国高校联合培养的MBA班学员,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据说,当时国家计委有关人员希望他能留在那里工作,他拒绝了,回武汉与朋友一起创业,后来事业发展得很好。

我大学毕业后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有幸与宛毅的弟弟成为同事,这让我与宛毅的友情更深了一层。后来宛毅去深圳发展,我们俩相距较远,加上大家都忙于手头上的工作,相互间联系就少了一些,他身体出现状况的情况,都是从他弟弟那儿得知的。

在不知不觉的忙碌中,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优秀同学,我失去了一个好友。我怎么也想不到,那么充满自信、事业正旺的他竟然会英年早逝!转眼间,宛毅同学离开我们快10年了。想起在水运的日子,往昔与宛毅在一起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就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

我们班的大姐大

说起我们班的大姐大,全班同学自然会想起汪黎明同学,按那个时候的标准,汪黎明就是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兵。汪黎明入校时已经是党员,在系里学生支部担任支委,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学习上,汪黎明各科学习成绩在我们班一直名列前茅,在体育方面,她还是学校女排校队的队员和学校长跑冠军。更值得一提的是,她正直热情,关心班级,关心同学,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我还记得,毕业后到深圳出差,遇见了7704班的老大哥周健同学,当时任深圳盐田港的总经理。我们交谈时,周健提起汪黎明同学,表现出发自内心的佩服,称赞说,在我们基础部,汪黎明同学是非常优秀和全面发展的。尽管周健同学不是我们班的,但我相信,他的赞誉是十分诚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