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号

【理工文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师资班同学回忆文章集

【编者按】1977年,100余(108)名校友们作为恢复高考的首批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校门,成为学院基础部迎来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成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2021年,毕业四十年之际,这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同窗的牵挂,筹办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77级同学 “重走水运路” 活动,撰写水运基础部77级史实和77级同学回忆文章集,一份份当年的物件、一篇篇回忆录和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主题曲,无不再现77级校友们服从国家需要,勇于担当,孜孜以求、努力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工精神。

(以下文章为作者回忆,不代表本网观点)


毕业40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才发现我们当年的同学有许多正在奔向70岁甚至奔向80岁,才发现一些当年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都在变老,随时有可能随风飘去。

人老了都希望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不像名人那样,我们沒有那么多成就可以写成一本书,也沒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写回忆录,只有靠自己。然而,我们既没有作家的才华,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写一本书,所以,我们都拿起笔,在互联网上聚在一起,把我们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简称水运)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下来,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本书。


忆水运学生生活

黄兆华 7703班

40年前,我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基础部物理师资班毕业,在校4年的学生生活,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得77年恢复高考时,心情非常激动,因为66年高中毕业时遇到突如其来的文革,打碎了我的大学梦,经历了上山下乡和返城就业长达11年折腾,也没有完全放弃这个梦想。通过匆忙准备和参与考试,终于被录取到水运物理师资班,还是我所喜爱的物理专业,当然很满意。

(一)学校办师资班下了很大功夫

水运基础部当年共招收了4个师资班:数学(7701)、力学(7702)、物理(7703)和制图(7704)。之所以要办师资班,我认为是因为文革后大学长期停办,造成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必须尽快培养一批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工科院校办数学、物理这类理科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要问题是教学师资力量。我们进校时,整个学院教授屈指可数,宋伯廉老师可能是基础部为数不多的教授,也是物理教研室唯一的教授。其次是教学设备,尤其是物理专业有大量实验课,特别是近代物理实验,需要很多先进的实验设备,本校肯定无法满足。面对这些问题,基础部想尽一切办法来应对。

在教学师资上,着眼从现有教师队伍中挖掘潜力,宋教授作为湖北省物理学会理事,专业水平毋庸置疑。由他亲自挂帅,加上物理教研室几位有一定水平的老师,如杨家骅、丁永旺、郭权、李海涛、邓远霖、郑树文、沈荣安等全力配合,分工备课。这样,我们基本能按照物理专业要求学习各项必学课程。除普通物理的力、热、声、光、电和四大力学外,还加开了一门固体物理课。面对设备不足的问题,学校对工科普通物理实验室现有设备加以完善,满足理科物理实验的需要。而对需大量先进设备的近代物理实验,则联系理科院校帮助解决。所以我们所做的诸如核磁共振、真空度膜、塞曼效应、钠原子光谱分析等近代物理实验全都是在华中师范学院完成的。在第三年末,学校还曾联系上海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准备從数学班和物理班各抽两名同学去这兩校委培,继续学两年。虽然该计划在最后时刻夭折,但说明学校对办师资班的确下了很大功夫。

同学一起在实验室,左起:赵昭君、黄兆华、陈诤直、顾志毅、邓伟明

在华师做现代物理实验

(二)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

由于大学停办多年(后几年只招收了少量工农兵学员),我们进校后的学习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除在教学大楼上课外,我们多数时间都只能呆在寝室,一般5至6人住在一间约20多平米的房间,4张双人床和4张书桌摆得满满的。寝室不仅是睡觉休息的地方,也是做作业、复习和预习功课的场所。每层楼有公厕和洗脸间。我们班男生共4间房,位于三楼。

同学们在寝室学习,左起:陈晓奇、顾思洪、韩庆奎、王聆达、江爱国

最外头,自然辩证法5人占一间,我所在的那间本来同其他两间一样安排6人,因为一名叫杨汉桥的同学报道后未再来,只有5人,且没有外地同学,行李少一点,所以我们这个房间拥挤度不算很高。面对这样的环境,虽然不是很好,但对我们这些下过乡当过知青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大家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克服困难,认真学习。

和同寝室的同学在一起,左起:邓伟明、黄兆华、陈诤直、顾志毅

我们物理专业的20名同学中,老三届有9名,将近一半,其中高中66届有6人,其余同学基本以74届、75屆和应屆毕业生为主,年龄差距将近10岁。由于各个年龄段同学基础参差不齐,老师讲课也挺难的,必须顾及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些课如英语、数学还分设了快、慢班。客观地讲,老三届尤其是我们66届同学在专业课方面优势明显,毕竟高中课程全部扎实学过了,所以对于专业课学习,我本人感觉没有多大压力,倒是学习英语的压力很大,因为我中学阶段学了6年俄语,英语只能从ABC开始学起,记忆力已经跟1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学过的俄语不仅对当下没有帮助,反而给记忆造成混淆。必须花费比其他小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点上,挺羡慕汪明同学,他中学学的是英语,且一直在坚持学习和提高,经学校批准免修英语。即便如此,汪明同学还是对学习没有丝毫松懈,非常用功。

相比较而言,其他各届同学尤其是74、75届的同学在专业课上的压力相对要大很多。学习压力使他们非常勤奋,争分夺秒。如符力平同学家在湖南,每逢周日,趁多数同学回家,抽出休息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还有顾思洪同学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但他并没有经常往家里跑,而是坚持在学校认真学习。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同学,与时间赛跑,刻苦学习是共性,学校规定每天晚上10点熄灯,经常在熄灯后,还有同学摸黑在洗脸间洗口洗脸。还有一个好的现象是同学之间能互帮互学,基础差的不耻下问,能力强的乐于助人,从而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因此,我们班的多数同学都能跟上学习进度,最后顺利完成学业。

休息日和同学游东湖,后左起:顾思洪、余又平、王聆达,前左起:顾志毅、黄兆华

(三)和自然辩证法的同学在一起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文理交叉学科,我猜想可能是水运当时有黎德扬老师这位专业带头人,才开办这个专业的师资班。因为他们6人中,李怀忠同学还是武汉测绘学院送来的委培生,他是68届也是其中最年长者,还是雷汉章同学武汉一中高一届的校友。高建明和夏劲同学则是年纪最小的。在朝夕相处4年中,我对他们有了较深刻了解,几个人都有各自特长,文科基础和社交活动能力是他们的共同优势。雷汉章同学原是汉阳区政府办事员,入校后一直担任班干部,是一位热心快肠、爱开玩笑的活跃分子,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被大家戏称为“欢喜坨”或“闹药”。而夏劲(1958年生原名夏跃进)是班上最小的同学,也很活跃,被称为“小闹药”。除李建生同学性格稍内向一点外,其它几位都能互相往来,基本做到了不分彼此,和睦相处。

和同学在校园散步,左起:李建生、李怀忠、黄兆华、汪明

(四)在基础部学生会

进入基础部学生会工作后,接触了其它兄弟班的同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皮新民同学。他是基础部学生党支部书记。我的感觉是这位66届的同龄人性格憨厚,为人真诚,学习成绩优异,且乐于助人,很受同学喜欢。其他几位同学,如邵金林、何世彪、王东和黄河(女)也很优秀,在本班都是品学兼优的同学,在学生会工作也很负责。我们一起相处合作很愉快。

和基础部学生会成员在一起,左起:何世彪、邵金林、王东、辅导员郑玉枝、黄兆华、黄河

我总的看法是,水运基础部办师资班基本是成功的,连同78级的机械零件班,基础部一共办了5个师资班,这批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留校充实了本校的教师队伍,其余分到其他单位或部门,绝大部分都成为有用之才。还有部分通过自己后期深造,成为行业顶尖人才。当然,这批人基本是74、75届及应届生(即年龄较小的同学)为主。师资班的所有同学都清楚认识到,借助在水运这4年学习打下的基础,才有了大家后来在各自岗位上的发展。所以,我们都永远感激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

从水运毕业后,我分配到交通部长航武汉分局,后来政企分开,到长航集团武汉公司工作。随着企业改制上市,进入长航凤凰股份公司,直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