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3-12-12 17:48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闻网讯(通讯员 戴晶莹)12月11日上午,学校第569期理工大讲堂暨第42期鸿儒论坛在会议中心301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主任张涛院士应邀作了题为《如何选择科研课题》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副书记赵经出席活动。
赵经对张涛院士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在座师生介绍了张院士的工作经历和学术成就,并对与会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树立科研报国理想;二是专注学术、追求卓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是主动学习、珍惜机会,练就扎实过硬本领。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此次学习机会,以张院士为榜样,努力成长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校自豪的强国先锋。
报告会中,张涛院士以自身求学与工作经历为例,从“我做研究生时的课题、任课题组长后的选题、一些初步总结与思考”三个方面全面分享了如何选择科研课题的心得体会。他强调做好科学研究需要做到以下六点:一是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二是要有敏锐眼光与抓住机遇;三是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结合;四是发现探讨学术争议与科学问题;五是要长期坚持与形成系统;六是要兼具科研能力与综合能力。他勉励与会师生要有民族自信和胸怀视野,要聚焦国际学术前沿,打造具有中国标签的基础科学理论,努力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报告会最后,张院士与师生就“如何开辟新的科研领域”“如何平衡工作考核要求与科研自由探索”等方面互动交流。张院士耐心细致的解答,令在场师生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学校本科生院、材料示范学院、材料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4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编辑:韩婷;审稿人:田仕
图片:材料学院供图
张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16-202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7-2016)。
长期从事催化化工研究,负责研制的多种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近期主要从事单原子催化、生物质催化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所率领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is)”的新概念。首次发现纤维素一步法催化转化制乙二醇的新反应,为生物质利用开辟了新路线。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五百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一百余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催化青年奖、周光召“应用科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ChinaNANO Award、亚太催化理事会催化成就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