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2022-04-27 17:00 来源:党委宣传部

大字号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校党委书记信思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人民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发展照亮了前行道路。学校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结合学校特色,立足发展实际,在“双一流”建设中突出武汉理工特点、彰显中国特色、争创世界一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争创全国重点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引导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理工力量”;毫不动摇抓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强基计划”,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争做每名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毫不动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新时代领航计划”,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努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副校长刘春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要“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要走好这条新路,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个方面,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是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三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师既要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又要做涵养德行、行为世范的“人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作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线的工作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些方面做好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和舆论环境。

研究生院院长梁传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我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巩固提升特色优势学科,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向“高原”崛起、向“高峰”挺近,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航运学院党委书记赵娟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我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巩固拓展巡察整改成果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在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宗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学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作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推进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德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清晰的研究方向,明确了重大的基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的新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和动荡变革,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密切关注时代主题,着力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照中,提出具有中国底蕴、世界视野和文明高度的理论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法学系教师薛志华:作为一名负责国际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青年教师,深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深刻影响的时代背景下,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及其原则和规则在很多方面暴露出不合理性,以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秩序遭受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饱含对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殷切期待,也为我们开展新时代国际法研究,不断贡献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指明了方向。

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程景乾: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这让我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感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在“两个变局”中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发出青春强音!

“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曹学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既要以身作则,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更要在潜心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甘当人梯潜心育人,围绕“四个面向”,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培育出更多勤奋钻研、勇于担当的青年优秀人才。

船舶邮轮中心党支部书记孔祥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党支部书记,我深感“仁而爱人”的责任,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注重知行合一,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不断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吴晓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立德树人,时刻牢记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拥护者和先锋模范者,教育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向伟大科学家学习,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师陶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对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我们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之重。中华民族面对着世界未来的重大变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坚定理想和信念,如何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我们亟需思考清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清晰的道路和方向,高校教师要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具体课程教学之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机关党支部敖艺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经师易得,人师难得”。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只停留在“术”的层面;只有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才能进入“道”的境界。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作为高校基层管理人员,要助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既要做好教师引进的相关工作,也要做好教师发展均衡的工作,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助力学院学子成长成才。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谢中清:“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殷期许。作为一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红色基因打造研究生思政工作的新高地,帮助广大研究生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青春赛道上找准方向,这一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传承红色基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中,要将红色基因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不仅仅把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和培育时代新人的殷切厚望。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成好长征路上的每一次大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强国先锋!

外国语学院口笔译党支部书记张倩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 今年4月25日上午,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如约而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并向全国青年提出殷切期望。踵事增华,踔厉奋发。红色基因诞生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发展于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淬炼于砥砺前行的改革岁月。从小红船到大巨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担当。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继续前行的路,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我青年一辈自当握稳手中“接力棒”,笃定“云程发轫、干霄凌云”的勇气,以“不啻微茫、造炬成阳”的底气,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培养扎实的双语基本功,立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青春之我担当时代之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级博士研究生夏禹: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爱转化为担起时代使命的自觉行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始终与祖国同向、与时代同行,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争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勇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以青春之我,担当时代之责。

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1904班学生蒲凌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我们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归结起来,是殷切希望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扎根人民和祖国大地成长成才。这为我们朝着奋斗目标努力前行指明了实践道路,为我们追求学业事业发展厚植了人民情怀。无论是现在在校学习还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我们青年学子都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刻理解为何奋斗、为谁奋斗、怎样奋斗的时代命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记者:张瑞霆、昶喜 通讯员:周佼 审稿人:王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