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力量】王太平:老骥志千里,仍将万里行

发布:2020-10-25 18:52 来源:党委宣传部、离退休工作处

大字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满园秋色的理工大校园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退而不休、历久弥坚,关心学校发展;以“春泥护花”的情怀,关爱学生成长;以各种形式为学校各项事业持续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汽车工程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的王太平正是其中之一。2011年退休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和校友会工作中,发起并组织“万里行”活动,创办“汽车模型家庭博物馆”,曾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武汉洪山好人”“武汉市文明市民”和“校优秀共产党员”。


王太平获评“湖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初心不忘再出发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王太平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热忱从未间断。1976年,他从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做起,历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校工会副主席、学院党委书记,不管身处哪个岗位,王太平最关心的都是学生。

  三十五年的师生情谊让王太平在退休后依旧放不下学生工作,当被邀请作为汽车工程学院校友会常驻人员之时,王太平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说:“与其说是学院需要我,不如说是我需要学院和学生接受我,有组织对我的认可,有当年学生的鼎力相助,还有青年学生的充分信任,我也一定会在新岗位上作出新贡献。”

汽车工程学院校友会常驻人员合影(左四为王太平)

  王太平的工作属于公益性质,没有任何待遇,可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没有半分退却。缺钱,他想方设法筹集活动经费;缺设备,他和夫人商量后,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了摄像机和照相机;缺人,他发挥学生优势,组建了一个学生助理团队。在他的号召与带领下,工作渐渐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而他个人也因为敬业、有责任心而被大家称为“王团长”。


王太平(第二排左四)参加汽车校友会助理年终总结会

  一名大三的学生助理在自己的QQ空间写下这么一段话,“初入校友会,我便得到了王老师的帮助,他教我这个山里娃怎么使用摄像机,从刚开始的羞涩到现在也随着大家喊他‘王团长’,似乎每一个身处集体中的人都会被他的热情和激情所感染,对生活、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万里行”架起沟通桥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知实践重要性的王太平,提出了组织开展“万里行”活动的倡议,很快便得到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在他的带领下,由教师、学生、校友三方代表组成的访问团,走出校园、走近校友、走进企业。

  “走访企业时,很多校友见到王老师,二话不说,直接给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让访问团成员印象很深刻的是,访问深圳站的一个晚上,在王太平老师的217房,校友们簇拥着王老师,热情地询问着、热烈地讨论着,他们或挤在沙发上,或坐在桌上,或席地而坐,十来平米的小房间硬是挤了三十多个校友。他常说,学生好比是学校的“产品”,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成为校友,我们必须做好“售后服务”,希望自己还能像火种一般,走到哪里就把学校的关心带到哪里。王太平的付出和努力是学校对校友关注的最好诠释,很多校友都主动表示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争取为母校的发展做贡献,为学弟学妹的成长创造条件。


王太平(前排右三)参加“万里行”活动


王太平(前排左四)参加“万里行”活动

  除了“走出去”,王太平也深知“请进来”的重要性。为了惠及更多师生,王太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邀请校友回母校聚会,弘扬并发展“汽车文化”。他把学校的发展变化通过短信、邮件、QQ、博客、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各种方式在校友中广泛宣传,并为返校的校友建立“义务导游团队”。正是在这种深厚校友情的感召下,一大批校友主动回到校园开办讲座、论坛,招聘毕业生。

  八年来,“万里行”活动跨越十六个省(市、区),走进六十多个企业,召开座谈会八十余次,访问毕业生三千余人,行程累计超过二十万公里,为学院本科生卓越人才培养、研究生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学位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争取资金支持数百万,签订合作协议十余项,建立实践基地十余个,成为了学校关工委工作和校友会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病人到“达人”

  2012年7月,王太平被多家医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得知这一消息,很多人惋惜和难过的同时,也担心“王团长”要离开他的团,但哪怕是忍受着疾病带来的蚀骨之痛,王太平最惦记的仍是他的工作。“万里行才走了第一步,我后面的规划还很远,‘万里行’不能只走一万里啊。”

  如今,战胜病魔、精神矍铄的王太平回忆那段经历仍感慨,支撑他走下去的,就是“万里行”一定要做下去的坚定信念。2013年初,王太平出院后只休养了半个月就投入到校友会的工作,他说:“我从不害怕癌症,我只是担心自己不能再为校友服务,不能再把优秀的学生推荐给那些好企业。”自感责任重大的他一边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一边又重新踏上了征程。


王太平(前排右一)参加《印记马房》栏目

  王太平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校友工作内容及宣传渠道。在这位“团长”的带领下,汽车工程学院关工委和校友会的工作不断拓展:2013年,《汽车校友之歌》《万里行进行曲》谱词谱曲完成;2014年,探索“汽车校友导师制”;2015年,微信公众号建立,汽车校友会及“万里行”网站上线;2016年,“万里行”Logo及文化产品问世,“访问校友万里行”进入 “技术交流万里行”新阶段;2017年,“汽车模型家庭博物馆”建立;2018年,创设校友讲述发展经历的《闪访速递》自媒体栏目;2019年,创设“三老”讲述学校历史的《印记马房》自媒体栏目,汽车校友会助理团团旗设计问世。他本人作为近些年来唯一一个退休老同志,被学生评为“校园媒体十佳达人”。而他所建立的“汽车模型家庭博物馆”被《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中国交通台、湖北经视、湖北广电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和直播。


王太平与他的汽车模型家庭博物馆

  1984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就是关于“尊老”话题,文章中引用郑板桥的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来称赞老同志的价值。诚如是言,学校的蓬勃发展凝结着广大退休教师们的心血和汗水,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们用“银发丹心志不泯、退休不褪师生情”的深厚情怀和坚定步伐,感召和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传承和弘扬优良作风,不忘初心、不懈奋进!

  编辑:丁仕琼 来源:党委宣传部、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