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0-10-23 22:30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今天,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近日,我校离休干部张振山同志收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记者听闻消息,来到张振山老人家里实地访谈,在张老口述历史中走近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作为赴朝参加志愿军解释代表团的翻译人员,张振山老人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见证着那段战火纷飞、感天动地的光荣岁月,铭刻着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今年99岁的张振山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面对采访,老人十分高兴,小心翼翼地把纪念章捧在手里给记者观看,他说,自己有义务让更多的后辈了解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更有义务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进步学生的流亡求学路
动荡年代,风起云涌。张振山1921年出生在贫民家庭,勤奋好学的他1937年考入山东第四乡村师范学校,七七事变爆发后,张振山跟学校和同学一起逃亡,辗转到四川国立第六中学,在艰难中求学,爱国进步的火苗始终在心中升腾。
张振山是典型的爱国学生,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高中三年级,张振山因为为共产党仗义执言被误认为是中共地下党小组长,同6名同学一起被捕关押达半年之久。
1944年,张振山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在校期间他担任《武大新闻》总编辑,活跃在学生爱国运动中。在同不利于国家不利于民族发展的人作斗争的过程中,张振山的3位同窗被国民党枪杀,他也被国民党视为“重点人物”,一度有传言“新闻总编被国民党扔到了长江里!”1949年毕业后,张振山到中南青委《新青年报》编辑部工作,他和同事一起,将该报刊建设成为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爱国青年两次赴抗美援朝前线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时刻准备着。”爱国情绪高涨的张振山在街头看到征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告示,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申请到一线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采访志愿军小护士(左一为张振山)
一年后,张振山以中南地区青年代表和《新青年报》记者的身份,成为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成员,被组织派往朝鲜看望慰问志愿军。战地生活很艰苦,到朝鲜后,他深入前沿阵地,采访多位志愿军,慰问了许多英雄连队和战斗英雄。回忆中,张振山谈到自己采访了一位志愿军小护士,小护士给他讲述了很多战场上感人的故事,这些波澜壮阔的壮烈场面和志愿军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回国后,强烈的使命感驱使张振山写下一篇篇志愿军事迹的文章,在《新青年报》等刊物发表,同时他还在广西义务宣讲抗美援朝志愿军事迹。“我希望能把志愿军战士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传给下一代,这是十分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
志愿军解释代表团翻译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1953年,志愿军选派翻译人员赴朝开展翻译工作。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张振山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志愿军解释代表团,随队来到朝鲜的开城。在志愿军解释代表团,张振山的工作职责是在战俘谈判中做好双方的翻译。长达八个月的翻译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张振山所在的翻译团队精心准备、强化学习、反复演练,都是为了在谈判中让更多的志愿军被俘战士更好更快地回到祖国。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
“国家需要建三峡大坝,我愿意出一份力。”1958年,张振山主动选择下放到作为三峡大坝建设一线的宜昌支援文教。20多年,张振山在自己的岗位上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宜昌的教育和新闻事业中发光发热,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不断延续。他全心扑在工作上,还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张振山在宜昌的同事说:“振兴教育,功如泰山。他是对党忠诚的人,组织让上哪儿就上哪儿。从来没有向党组织伸过手,没有一丝怨言。”
1979年,张振山调入我校工作,六年矢志不渝、专心致力于世界建筑材料科研成果的翻译汇编工作。他创办了学校第一本译文刊物《译丛》,翻译汇编世界前沿的研究成果。那个年代,国际前沿科研成果翻译成中文的资料极少,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们亟待了解国外科研动态,张振山创办的《译丛》杂志拓展了材料学科的研究视野,为学校国际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10月21日,校党委书记信思金专程来到张振山老人家里,向张老献上鲜花并诚挚慰问,他为老人佩戴好“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认真聆听张老讲述抗美援朝经历,仔细观看张老提供的当年在朝鲜的珍贵照片。“张老为抗美援朝战争做了大贡献!”信书记高度赞扬老一辈共产党员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所作的艰苦奋斗与重要贡献。回顾至此,张振山再度重复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那句话,“我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很平常的事。我心向党,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今天,以国之名,致敬英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70年弹指一挥间,抗美援朝精神从未远去,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铭记民族风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和民族智慧;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全体武汉理工人将永续传承、接力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着“建设让人民满意 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继续奋勇前进!
记者:王洪波、余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