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2-07-02 14:15 来源:创业学院
6月30日下午,2022年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乡村振兴,青年有为”主题报告会在校举行。报告会由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主办,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承办,来自我省12所高校的近200名师生代表共同聆听。副校长王发洲出席并致辞。5位大学生乡村创业代表受邀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报告会现场
王发洲表示,今天的报告会聚集了省内各高校在湖北乡村振兴中的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代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兄弟高校的务实合作,一起为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湖北乡村振兴、助力湖北“才聚荆楚”工程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5位投身乡村创业的优秀大学生代表分享了各自在乡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他们向湖北省大学生们发出号召“将青春书写在祖国乡村大地上,建功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
长江大学校友马维分享《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将单一的豇豆芥菜循环种植产业发展成产品丰富的深加工产业链,是长江大学校友马维下一步的创业计划。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创办江陵县熊桂豇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周边居民年增10000元左右,带动500人左右闲散劳动力就业。他坦言,当初返乡创业,很多人不理解,但是“父母的不理解,周边人的嘲笑,都将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友朱婷婷分享《青年有我辈 乡村必振兴》
朱婷婷是一位从城市到农村,从浙江到湖北创业的青年,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她回到浙江温州创业,3年打造3个餐饮品牌,带动就业2万余人。作为一位曾在湖北求学的大学生,她希望以自己的所长所能,助力湖北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2021年,她回到襄阳创业,并开展公益助农活动,通过建立中央厨房,研发农特系列爆款菜品,帮助山区农户搭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供应链,打造绿色食材基地,打通农产品“云”上销路。目前精准扶贫120户,户均年增收1.3万元,直接带动1251人就业创业,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3000人。她满怀激情地说,青年要将青春书写在祖国的乡村大地上,青春有吾辈,乡村必振兴。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洪自然分享《青春建功新时代 乡村振兴正当时》
湖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洪自然曾是一名山村留守儿童,为了实现帮乡村致富,让农民返乡的梦想,他致力于电商富农和科技兴农,将湖北各地乡村的优质农产品通过拼多多、抖音直播带货等电商渠道销售,2021年销售额破千万元,解决当地近千人的就业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岳文雯分享《健康定制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岳文雯在乡村的舞台上,绽放出了别样的芳华。对农村充满感情的她,一心想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于是投身乡村创业,创建“也蔬”有机蔬菜品牌。创业5年,她摸索出了“以有机农业+农创为核心的产业融合”特色发展模式,打造有机农业田园综合体。她的蔬菜基地获得了27项国家专利,全年能产出168种应季有机蔬菜,累计帮扶农民超过3500户,年收入过千万。她荣获全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创业创新女带头人等多项荣誉,还当选为武汉市人大代表。她动情地说:“感谢时代,给了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和带动家乡村民致富的机会。”
武汉工商学院校友张艳华分享《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路径》
武汉工商学院校友张艳华拥有作家、高校创业导师、企业及乡镇村智库专家等多重身份,还曾是知名企业高管、合伙人。她曾用3年时间,走访全国100多个村庄,完成著作《中国村干部》,还担任30多个知名企业、乡镇村智库专家。她列举了大量大学生村官、农村创客、园艺设计师等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案例,总结出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的实践路径: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她号召大学生们:“乡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可为。”
乡村创业者们将青春献给乡村,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故事让听报告的大学生们深受感动,也让他们心中燃起了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的激情。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刘浩阳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创业者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扎根乡村大地,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今后我也想去乡村创新创业。”
(通讯员:蓝静、韩明丹 审稿人:徐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