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社会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文军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专题报告

发布:2022-05-30 20:36 来源: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大字号

5月26日下午,教育部高校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任理事、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做客理工大讲堂,为学校师生作“从内生发展到新内生发展——乡村发展模式的本土探索”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采取线上方式进行,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党委委员、社会学系主任秦琴教授主持报告会,近300名师生参与会议。

文军教授社会学专题线上讲座

报告中,文军教授深度聚焦新内生发展的“新”字,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地提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首先,文军教授以乡村发展的现实背景问题入手,提出现有的内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困境,如在中国乡村发展实践中,价值层面“内生取向”与行动层面“外生取向”的张力长期存在,外生发展抑制内生发展的现象。其次,文军教授基于上述问题阐释了“新内生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新内生发展模式将成为乡村振兴时期突破内生发展问题的重要行动选择。再次,文军教授通过传统内生发展模式与新内生发展模式的对比,具体说明了新内生发展的概念与优势。他认为,相较传统内生发展模式,新内生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培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引擎,同时能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旨归。最后,文军教授理论结合实际,客观分析了新内生发展模式在现代乡村社会的实践探索过程,同时指出在此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本土化问题,仍需要引发大家深入思考,重视乡村研究。整个报告过程中,文军教授通过图表与照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将乡村建设过程展现出来,使理论联系实践层层递进,让师生们耳目一新。

在互动环节,聆听报告会的师生就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新内生发展的概念等问题踊跃提问,文军教授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整场学术报告主题鲜明,深入浅出,案例丰富,文军教授独到的见解不仅启发了专业教师的研究思路,也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学相关研究主题,为师生提供了与业界专家学者面对面接触的宝贵学习交流机会,对如何从事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体会。

【嘉宾简介】文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学科评议组社会学学科召集人、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文军教授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80余家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各类著作、教材(含合著)20部,其中有8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10余项,其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得教育部、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的奖励。

(通讯员:易欣妍、秦琴 审稿人:范涛)